
朗读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2011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形势展望》中提到,预计在2011年,美欧国家,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我机电产品的“两反”调查只会有增无减,尤其是针对能源产品比如光伏可能遭遇的贸易摩擦会有所增加。
商务部也曾于近日发布预警提示,近期业界人士和研究机构指出,美联储、日本银行、欧洲央行均重启量化宽松,采取印发钞票手段刺激经济,使全球经济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量化宽松时代”。这将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并不可避免地引发通胀死灰复燃,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动荡,加剧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和货币摩擦。
“贸易摩擦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表现,而量化宽松直指中国汇率问题,意在逼人民币升值。量化宽松不是引发贸易摩擦的必然条件,却很有可能成为诱发条件。”一位行业协会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直逼人民币升值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鸿对本报记者表示,发达经济体直接或间接地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影响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价格走势。
美国是直接启动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大量印钞造成其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和资本价格必然持上扬走势。
在货币和贸易摩擦方面,新兴国家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经济基本面较强劲,工业化发展正处上升阶段,但主要储备和交易货币美元贬值,美元利率接近于零,这些国家必然成为热钱流入的目的地。
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本国货币升值会削弱产品出口竞争力,热钱流入又会为经济发展带来隐患,由此将加剧与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与货币摩擦。
2010年11月份在韩国首尔召开的G20峰会上,中国与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提出抗议,称其做法打破了全球汇率平衡体系,这只是摩擦呈现的一角。
“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和交易货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世界金融和贸易定价秩序。”宋鸿说。
巴西因货币雷亚尔升值35%、热钱涌入不得不两次提高金融交易税至6%,反映了量化宽松正在使这个秩序变得无序。
中国兑美元也没少升值。
2011年1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295,暂别连续10个交易日的走升势头。
1月4日,也即2011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215,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新纪录。
据央行数据统计,自从2005年汇改以来,截至2010年1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3.97%,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14%。
“美国量化宽松直逼人民币升值。”上述行业协会人士对记者说。
奥巴马一直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认为“低估”了的人民币本身就是中国施行的贸易保护主义。
2010年9月底,奥巴马曾说,“敦促中国处理人民币问题是因为他们的币值被低估”。他还称,“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操控’货币,令美国商品变得较昂贵,而销往美国的中国商品则较便宜,虽然这并非美国贸易逆差的主因,但却是其中一个成因”。
奥巴马表态后不久,美国国会众议院在2010年9月29日便以348比79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
此举被认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
汇率或间接引发贸易摩擦
商务部多位官员均在2010年提到,贸易摩擦是今后长时间的一个趋势。
西方国家为提振本国经济,在消费不振、失业率难以下降的情况下,制造业回流、增加出口是其促进经济复苏办法之一。但其制造业成本高于中国,要恢复制造业,以及保护其竞争优势不占上风的制造业,会选择运用贸易保护主义。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产业结构与中国相似,为了保证本国经济发展,也会效仿发达国家运用贸易保护主义。
以机电行业为例,2010年,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组织应诉的贸易摩擦和预警案件达51起,案件集中在欧洲和亚洲地区,出口产品贸易摩擦也逐步从单一产品向相关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科技产品发展,从单一法律层面向体制制度层面发展。
2010年6月,欧盟对中国产数据卡发起反倾销、保障措施、反补贴调查;2010年10月,美国政府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启动对华风能、太阳能、高效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等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的301调查;2010年12月,应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请求,美国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就中国对风能制造商的补贴提出起诉等。
“这些贸易摩擦案件,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反补贴调查案件越来越多,具有传染性。”上述行业协会人士说。2011年,除风能等清洁能源产品之外,手机、中继器、射频电缆等通讯产品很可能成为贸易摩擦重灾区。
其中,印度已经对中国产的中继器等通讯产品作出越来越紧的限制。
“就好比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一样,胡佛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英国等国就都效仿。”上述行业协会人士说。
1930年6月17日,胡佛总统为走出经济危机,签署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提高了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关税率,平均税率由33%提高至40%,为其他国家树了一个恶例,结果其他各国纷纷效仿,以牙还牙,加剧了经济危机。
由此看来,贸易摩擦在经济复苏期间已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竞争状态。由人民币汇率引发的争端,极有可能成为引发发达国家甚至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发起贸易保护主义的间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