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货币岌岌可危?

日期:2011-02-17 00:00:00 来源:​国际商报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越南盾贬值给东南亚乃至整个新兴市场货币的走势平添了悬念和压力。有人甚至把越南盾的贬值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东南亚金融市场受到国际资本操控联系起来,认为东南亚国家乃至整个新兴市场的货币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然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却认为,越南盾的贬值并不是“新鲜事儿”,其比值近年来一直都在下跌,在亚洲也不具有典型性。由于出口结构和经济规模的不同,越南盾贬值对周边国家出口的影响也不应被夸大。

贬值一直在持续

2月11日,越南央行将美元兑越南盾的官方汇率设定在20693越南盾,高于周四的18932越南盾。与此同时,越南央行也将越南盾兑换美元的汇率浮动区间从原来的上下3%缩小到上下1%之内。

这已经是越南盾在14个月内第四次贬值,贬值幅度高达8.5%。而从更长的周期看,实际上越南盾在过去10年已经贬值24%。早在2009年越南盾一次性贬值5.44%时,渣打银行的分析报告就指出,越南盾的贬值之路才刚刚开始。

官方数据显示,越南2011年1月份的通货膨胀率升至12.17%,创下两年来新高。该国去年的贸易逆差为132.4亿美元,加上消费价格水平上升,越南盾遭到抛售。

“受出口回落和进口价格上涨的影响,该国国际收支持续恶化,通货膨胀高企。这种现象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与亚洲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高额顺差和通胀并存的局面并不相同。因此,越南盾贬值的原因在亚洲是一个非典型性现象。”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傅钧文表示。

越南央行11日还表示,越南盾贬值将有助于“更为灵活地管理外汇市场”,并有助于遏制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此后,外汇市场上的美元对越南盾汇率一度下滑至1美元兑越南盾20893,较前一日1美元兑19490越南盾的汇价大幅贬值。不过,越南国内对央行此次汇率调整反应平静,金融市场和民间汇市均未出现大幅波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同样指出,贸易逆差和通货膨胀是越南主动将货币贬值的原因,目的是为了平衡国内经济的考量。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这个做法是合理的。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越南盾的贬值会形成恶性循环。花旗集团驻香港亚洲首席分析师JohannaChua认为,相对于贬值,加息是更合理的选择。他说:“单纯让越南盾贬值会让投资者对越南盾的前景更加没有信心。”

多米诺效应尚未形成

越南盾的贬值是否会引发亚洲其他经济体的连锁反应,是舆论普遍关心的问题。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认为,此次越南盾的贬值很可能会引发亚洲国家的跟风。瑞士信贷发布报告称,越南与周边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经济结构相似,越南盾贬值虽然有利于本国出口贸易,但却大大挤压了周边国家,甚至还可能引爆其他亚洲国家货币跟风贬值。

首当其冲的泰国的表态似乎正在印证分析师的说法。13日,泰国央行明确表示,该国出口贸易已经受到小幅影响。而作为2010年越南第一大商品出口国,美国市场上的越南商品价格将更具竞争力。

大米和纺织品分别占据越南出口总额的24%和19%。越南盾贬值首先会刺激这两类商品的出口。据预计,每吨越南大米的离岸价格将会再下降10美元,但这暂时不会对东盟的其他大米出口国产生较大冲击。不过,在纺织品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此,丁志杰认为,越南和泰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不同,不存在绝对的竞争关系。再加上越南的经济规模小,不会给国际市场造成大的波动。因此,越南盾贬值对当前国际汇市带来的影响可能较为有限。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认同。他指出,越南盾最近两年的表现一直不稳定。其货币贬值并不代表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货币也面临贬值压力。虽然,全球的通胀会给一些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货币币值的稳定带来风险,但是,越南盾的贬值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市场不应过分夸大其贬值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