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启动双反调查? 钢制车轮企业备战

日期:2011-04-18 00:00:00 来源:​国际商报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据传4月19日美国可能对中国产钢制车轮进行“双反”立案调查,这将是我国汽车零配件产业面临的首个美国“双反”调查。在第109届广交会上,相关参展企业均对此表示,将做好准备,积极应诉,同时也将做好产品升级,并探索通过在国外投资建厂等方式“绕道出海”。

金佳彦一直惦记着4月19日这一天,因为美国届时很可能对中国产钢制车轮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金佳彦是国内最大的钢制车轮制造企业——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今年3月30日,美国两家同行公司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要求对自中国出口的钢制车轮进行“双反”调查。“美国此次立案的可能性极大,这将是我国汽车零配件产业面临的首个美国‘双反’调查。我们已经接洽了律师,一旦美方立案,我们将积极应诉。”金佳彦在第109届广交会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记者了解,金固股份是输美钢制车轮大户,其对美出口额占公司全部出口额的60%以上,也是受此次“双反”调查影响较大的是两家企业之一。

车轮起“祸端”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汽车零配件产业频遭国外贸易救济调查,继南非和澳大利亚对我钢制车轮以及欧盟对我铝制车轮发起反倾销调查后,输美钢制车轮又面临“双反”调查。资料显示,在2008年底终裁的澳大利亚钢制车轮反倾销调查中,除一家应诉企业得到2.1%~7.1%的低税率外,其他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高达54.6%~239.1%。2010年10月终裁的欧盟对华铝制车轮反倾销税率则为22.3%。

“但这次由于还涉及反补贴调查,因此成为我国汽车零配件产业面临的首个美国‘双反’调查。”该负责人表示。

“中国钢制车轮之所以接二连三地遭受国外贸易救济制裁,很大原因是我们的产品在国外具有较强竞争力。”金佳彦直言不讳,中国车轮的生产规模和销售量在全球位于前列。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的车轮企业均处于亏损边缘:一方面是由于经营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则是面临中国企业的有力竞争。

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进出口部总经理谢华荣告诉记者,此次提起申诉的是美国Accuride公司和HayesLemmerz国际公司,发难的对象是在2010年7月1日~12月31日期间向美国出口此种商品的中国企业。“这次美国起诉方以印度为替代国作参考,要求的反倾销税率为38%~98%,同时提出了多项补贴项目。”谢华荣说,“这几乎完全堵死了我们出口美国之路。”

企业积极备战

面临极有可能到来的“双反”调查,金佳彦表示,企业已与美国当地律师进行了接洽,准备应诉事宜。金佳彦说:“虽然找国外律师的费用比找国内律师贵了不止一倍,但我们仍要积极应诉,

毕竟美国这块市场对我们很重要。”

2009年,阿根廷曾对原产于中国

的公共汽车、卡车和拖车用钢制车轮进行反倾销调查。虽然金固股份对阿钢制车轮出口额不多,到2010年也只有15.42万美元,仅占公司相同产品出口总额的0.64%,但企业在当时同样积极应诉。“不过最终应诉结果并不理想,于是今年我们决定聘请美国律师,加大应诉投入力度。”金佳彦说。

正兴车轮也有类似的应诉经历。据谢华荣介绍,2006年5月,印度对原产于中国的车轮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正兴车轮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被选定为强制应诉企业。正兴车轮的努力最终使整个行业获益。虽然输美量小,但谢华荣表示,如有必要将积极应对。

金佳彦与谢华荣均告诉记者,万一应诉失败,企业会想方设法升级产品,同时选择通过在国外投资设厂等方式“绕道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