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记者在第109届广交会第一期采访时明显感觉,来自南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采购商人数颇多。据悉,这是往届广交会很少出现的情况。特别是在照明设备、建材和机械车辆等展区,新兴市场的客商更是川流不息。
广交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采购商的与会人数达90621人,其中亚洲、南美、非洲等国家与会客商量达63337人,占7成左右。
谈及原因,受访企业人士归纳了两个方面:一是本届广交会开幕时,与广东省隔海相望的海南岛正在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受“金砖效应”的影响,本届广交会也成为新兴市场国家采购商的“盛宴”;二是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增强,购买能力提升,进而加强了国际采购。
在照明产品展区,记者遇到了刚刚下过订单的伊拉克采购商Nezar。他告诉记者,中国的产品很受伊拉克消费者的欢迎、很好卖,“这次我又多订了两货柜的节能灯,还带来几个朋友一起来中国采购。”Nezar说,这是他第4次来广交会了,目前已有固定的中国供货商。“Nezar是我们的老客户。”佛山一家节能灯生产商的外贸部经理刘雅琴对记者说。据她介绍,这次到会的欧美客商数量与往届相比变化不大,但前来询价和下单采购的中东、南亚客商明显增多,甚至以前鲜见的越南客商也有所增加。
在车辆户外展区,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副部长严永强同样告诉本报记者:“这几天前来咨询、洽谈的新兴市场国家客商络绎不绝。”严永强表示,亚非拉客商是东风公司的主要目标客户,虽然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影响了这些地区部分采购商的下单量,但他发现,与欧美客商相比,后者的采购需求更强烈。这也是刘雅琴的直观感受。
至于欧美客商,“我原本以为今年欧盟采购需求会有起色,但现在看来并没有。”刘雅琴说,“我的一位西班牙客户对我说,‘西班牙目前整个经济环境都不好,人们的消费意愿不强,他的生意目前很不稳定。’在以前,欧美采购商一般都要订两货柜的产品,就算暂时不好卖也不愁日后的销路;但现在的情况是,为了防范市场波动风险,一些欧美客商的下单量减少了一半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