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希望与风险并存

日期:2011-04-08 00:00:00 来源:​国际商报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从失业率持续下降到金融机构业绩大幅改善,从私营部门功能显著增强到商业信心加倍上升,美国经济的复苏态势似乎为奥巴马2012年的成功连任增加了不少筹码,也给外界预判美国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转向制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关键指标十分给力

不久前,美国商务部将2010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年化增长率的最终值从2.8%上修至3.1%,美国经济自此之后不断传来令市场振奋的消息。无论是主要经济指标,还是市场调查结果,均明白无误地表明美国已经摆脱了金融危机的羁绊,步入加速增长的轨道。

作为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机体中一个十分棘手的硬伤,失业问题如今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长21.6万人,创下2010年5月以来的最大涨幅,3月份失业率较前月也相应下降0.1个百分点,降至8.8%,为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劳工部评价就业状态的16个领域中,私营部门已连续13个月出现就业增长的局面,尤其是最近3个月,私营部门平均每月增加18.8万个就业机会,平均增速达到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以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私营部门就业率的不断放大充分表明美国国内居民开始尝试更多地消费,企业的投资也开始启动甚至得到追加。

在金融危机中受伤最重的金融机构也得到了明显恢复。美联储前不久作出决定,允许通过“压力测试”后的部分大型银行进行提高股息分红等资产处置行动。这一“开绿灯”的举措表明美国银行机构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按照美联储的说法,2008年年底到2010年年底,美国最大的19家银行普通股价增加超过3000亿美元,银行资本的量和质都已得到改善。

经济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尽管美国经济取得了相当耀眼的成绩,但市场却没有发出响亮的喝彩声,权威机构和经济学家们甚至削减了其短期和长期的增长预期。其中,美银美林将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长率预期从此前的2.5%下调至2.2%,摩根士丹利从2.7%下调至2.5%,而高盛则从3.5%下调至2.5%。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公布的《世界经济前景展望报告》中将美国2011年GDP增长预期由1月份的3.0%下调至2.8%。如此一致的预测说明,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风险,甚至不排除下行的可能。

首先,美国就业市场还未出现根本性好转。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美国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机会的丧失所造成的。作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建筑业就业人数在过去数月中一直处于持平状态。另外,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报告显示,最近几个月美国失业者的平均失业时间不降反升,其中3月份的平均失业时间长达39周,创下“二战”以来新高。

其次,美国房市仍然没有脱离低谷。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2月份美国建筑支出较上月下降1.4%,这是建筑支出连续第3个月出现下降,创下1999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

再次,作为美国经济最主要动能的消费力量依旧脆弱。据彭博社报道,最新调查报告显示,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3个月以来最低的63.4点,下跌了8.6%,是6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也是今年的最大降幅。

最后,日益肿胀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构成了美国经济上空的巨大阴影。美国财政部的报告显示,美国财政赤字在2011财年将达到1.56万亿美元,公共债务水平将进一步上升,2011年将突破15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突破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