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加息 俄罗斯急了

日期:2014-12-23 00:00:00 来源:​国际商报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怎样的绝望会令一个国家央行选择深夜加息?俄罗斯就这样做了。12月15日,俄罗斯央行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并于16日凌晨宣布,将基准利率由10.5%直接提升至17%。

    原本俄央行希望这一自1998年俄罗斯债务违约以来的最大幅度加息能够阻止卢布崩盘,孰料,“豁出去”的措施却换来卢布“变本加厉”的跳水,继续留给俄央行通货膨胀、债务违约、资本外逃一堆“烂摊子”无法收场。

    加息是把双刃剑

    “加息是把双刃剑。”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刘华芹向国际商报记者指出,加息一方面可以抑制国内通胀,回流资本,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则可能令原油出口更加艰难,扼杀经济增长。

    这个道理俄央行不是不明白,只是当前俄罗斯面临的经济问题过于复杂:乌克兰危机、欧美制裁削弱了俄罗斯经济的“造血”功能;国际油价暴跌又几乎切断了俄罗斯经济的外部“供血”;同时卢布贬值带来国内通货膨胀;为维护俄在乌克兰利益所需支出的军费又在不断增长。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只能两者权衡取其“急”。“尽管面临的问题多样,但最终都落在‘血’,即‘钱’上。俄罗斯现在最缺的就是钱,所以只能加息先把钱圈回来。”刘华芹直言。

    刘华芹进一步解释,之前即便面临经济制裁,俄罗斯也毫不示弱的原因就在于其背后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支持,但近来油价下跌加速了外汇储备消耗,俄罗斯显然有些“扛不住”了。

    俄央行和俄罗斯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俄罗斯的国际储备总额为4210亿美元。单看数量似乎很令人放心,但俄罗斯外汇储备在2013年10月31日时还为5240亿美元。这意味着俄罗斯在一年内已经损失了103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何况这4210亿美元中还包括主权财富基金等无法动用的资产。据彭博社报道,截至11月5日,俄罗斯实际可用的外汇储备其实只有2445亿美元。如果没有特别情况发生,到2015年年底,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只剩下1000亿美元,仅能维持4个月的进口。

    卢布暴贬自“出血”

    只可惜俄央行对卢布的孤注一掷并未获得预想的结果,但负面效应却初现端倪。

    资料显示,今年以来,俄罗斯卢布跌幅已达五成,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货币。俄央行此前分别于今年3月、4月、7月、10月和12月5次加息。12月11日的第五次加息将基准利率从9.5%提高至10.5%。

    可历次加息均未能稳住卢布,也未能遏制资本外流,阻止通胀加剧,所有应对措施可以说是收效甚微。另外,俄央行动用800亿美元外汇储备购买本币,但也未能阻止卢布的急剧波动。即便是在12月16日俄央行紧急加息当天,收盘时卢布依然延续崩溃态势。美元对卢布盘中最高升至80.10,卢布跌幅高达19%。俄罗斯股指RTS指数大跌19%,创1995年以来最大跌幅。

    花旗银行资深卢布交易员认为,中期来看,俄罗斯央行上述加息可能不足以支持卢布回涨。

    该交易员说:“将关键利率升至17%不足以控制一种一天之内就可以跌10%的货币。此外,需要回购的外汇规模也远超现在的规模。但加息只可能给卢布几天的喘息时间。”

    摩根大通的报告也认为,俄罗斯央行加息的举动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家庭将卢布存款换为美元,美元化程度加深。预计加息短期内有助于减缓这种美元化需求的增长速度,但无助于减少俄罗斯企业与银行的美元需求。

    相较于卢布汇率的“冥顽不灵”,原本脆弱的俄罗斯经济反而愈发“敏感”。数据显示,俄罗斯通胀率已升至8%的三年高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俄罗斯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增长0.2%,是2009年以来增长最慢的。

    同时,俄政府应付账款为420亿美元,国内企业未偿付外债为1580亿美元。标普在今年4月将俄主权信用评级降为BBB-,距离垃圾级仅一步之遥。正在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在指向1998年俄罗斯货币贬值和债务违约的那一幕。

    另据俄语商业日报Vedomosti报道,俄罗斯银行家表示,俄央行将关键利率大幅提升到17%,这是银行系统的末日。俄罗斯经济无法在这个利率下正常运转,这给实体经济以毁灭性打击。俄银行停止进行银行间拆借操作。

    不少分析师认为,救卢布,俄罗斯只剩下最后一招,即实行资本管制。刘华芹表示,实行资本管制意味着政治力量将接替市场调节,当一个国家走到这一步,无疑是在向外界宣布,这个国家的经济已经全面崩溃。不过,就俄罗斯经济当下状况来看,也确实难有更好的自救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