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商下乡样本调查

日期:2014-12-03 00:00:00 来源:​金华日报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从浙江起步、逐步蔓延至全国各地的“农村电商”,在目前消费低迷的大环境下,再现了“自下而上”的农村经济活力。数据显示,全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量已经连年递增。

中央层面显然已经关注到农村电商的潜力。今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奠定了发展农村电商的政策基础。

那么,电商进入农村到底有哪些模式,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挑战,带来哪些改变,浙江的样本或许能发现些许答案。

“网上白牛村”

根据今年10月份公布的《淘宝村研究微报告2.0》,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已经发现各类淘宝村20个,涵盖的网店总数约为1.5万家。其中浙江省内有义乌的青岩刘村、缙云县北山村、临安市白牛村、临安市新都村、松阳县大东坝镇五大“淘宝村”。

“网上白牛村”以经营坚果类的炒货为主,2013年网上销售额达1.5亿元,其中70%是坚果炒货,“今年预计两个亿”。临安市商务局商贸发展科科长叶立江告诉记者。

白牛村自2006年起有人从事网上销售,后成立由村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的白牛村电子商务领导小组,进行重点扶持。

如今,全村在各个电子商务平台经营的网店已有四五十家,占全村户数的10%左右。

白牛村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张青告诉记者,白牛村的网店平均经营时间在1~3年,3年以上40%,大部分是2012年以后开店,越到后面加入电商的越多。

记者从临安市了解到,最近,该市创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市”综合得分居全省首位,目前,总面积平方米的服务点正在建设中,接下来临安计划将白牛村打造成“中国电子商务第一村”。

白牛村进军电商以来,农民收入大增,2013年带动就业300人左右,直接增加收入300万元左右。

阿里研究中心研究表明,在淘宝网数百万卖家中,有近一半为农村户口,其中有15%的人只有初中以下教育水平。从工作状态来看,只经营网店的农业户口群体比重高于非农商户。

服务站模式

农村电商的另一种典型模式是起源于遂昌的“赶街模式”,如今在浙江各地推广。

简单地说,就是在每个村找一家便利店,作为电商的合作伙伴。赶街为每一个村网点提供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由便利店的老板为村民代发、代收包裹,也提供代买和代卖网上商品的服务。

已经比较成熟的赶街模式站点,还可以提供手机缴费、固话缴费、宽带缴费、有线电视缴费、水电煤气缴费等服务。

目前赶街网点在遂昌已建成140多家村级站,成熟的网点每月代购金额1万元以上,网点工作人员通过“淘客”代购模式,平均每月增收500~1000元。

据悉,阿里巴巴与桐庐进行合作,正在当地铺设仅供购买商品的服务站。

农村电商的困局

但目前农村电商还存在很多问题,物流匮乏、宽带不畅、交通不便等基础设施问题,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存疑是大的方面。

最重要的是人才问题。由于农村的生活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等相对较差,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即便能够给出和城里一样、甚至比城里更高的工资,也留不住人才。

对此,临安市引进闻远科技公司,由政府、企业、商家三方一起承担成本,由该企业的专业人才为其进行店铺的提升改革、提供培训等。

由于网商成长迅速,对办公、仓库的需求也急速扩张,但农村的居住生活空间有限,旺季尤其像这次“双11”活动,很多商家“爆仓”现象严重。尤其农村地区,很多都是用自建的住房用作仓库,而没有专业化的仓储和管理空间。

这种自发的电商兴起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难以避免中小民营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即缺少龙头企业和协会的领导和控制,容易出现同质化竞争、自我管理协调能力较弱的问题。

另外,类似赶街这样的站点,一台电脑、一台显示器、展板及附属设施等硬件成本,加上运维人员等软件成本,每家店一年的成本约为两万元,并不能抵消成本。

临安方面也表示,一开始3~5年内很有可能是亏本的,因而需要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投入。

另外,也有电商表示,现在坚果类产品收购价太高,不敢放开收购,担心现金流回太慢,因而希望可以积极争取金融方面的支持,加大信贷扶持力度,降低小额贷款门槛。

据了解,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从2013年至201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杭州优秀的农业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特色村等给予一次性以奖代补的扶持。

该办法中对电子商务特色村一次性奖励10万~15万元,奖励资金主要用于网络租赁、宣传推广、网店服务、网店集成平台建设等方面。

根据临安方面的工作安排,正在推进村级网点建设,通过与农村信用社合作,实现网上代购、农产品销售、代缴水电、代购车票、手机充值、金融服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姚建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