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是德国联邦政府对外贸易和对内引资的机构。该机构为进入德国市场的外国公司提供咨询和支持,并协助在德成立的企业进入外国市场。这家新机构的使命是使德国成为有吸引力的工业及技术投资地并吸引潜在投资者。
安永公司的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共有25家德国公司被中国收购,德国成为最受中国企业欢迎的投资目的国。
2014年中国将持续在欧洲大举并购的势头,对德国公司的兴趣尤为浓厚。联想集团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业务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同时,中国企业在德国大举并购尚未引起公众瞩目。目前,被收购的德国公司多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型企业,规模不大却颇具技术特色,对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习近平主席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第一总经理贝诺·彭泽博士,共同探讨投资德国的机遇与发展。
记者:中国与德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近年来,德国更是迎来了大规模的中国投资潮。目前,中国对德国投资的趋势和特点,和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贝诺·彭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德国投资。2012年,中国在德国的投资项目有98个,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和瑞士。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第三季度,来自中国的投资项目数量已超过了2012年全年。我们明显感觉到,德国已成为最受中国企业欢迎的投资目的国。根据fDiMarkets数据库的统计2012年19%的中国投资项目落户德国。这仅指绿地投资项目,不包括并购项目。
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领域相对集中在机械制造与电子,信息与技术通讯。销售与市场领域商业活动最为活跃。并且,较多企业倾向于在德国设立欧洲中心和研发中心。
与以往的不同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德国。比如华为,纷美包装,三一重工等。这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在德国设立生产和研发中心,为当地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如华为在德国有20个分支机构,6个研发中心,近1700个员工。2012年华为还在德国慕尼黑设立了欧洲研发中心。
记者:区别于其他国家,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哪些特色服务?
贝诺·彭泽: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是德国负责拓展外贸与吸引外资的官方促进机构。我们希望为潜在投资者提供咨询与帮助。我们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投资者,只要他们可以在德国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外资来源国。中国的投资者当然也可以直接与我们的柏林办公室取得联系,柏林办公室有专设中文服务。我们的行业专家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市场分析,寻找合适的投资地点。他们不仅为客户提供热忱的咨询服务,还会尽力为其申请投资补贴。同时,德国投资署还为投资者提供战略计划,包括在投资和发展项目中的法律与税收问题的咨询。另外,开设中文网站、提供中文投资指南都是为了使中国企业更加便捷得获取信息。
记者:中资企业怎样才能在德国获得更好的发展?未来可能面临哪些挑战?
贝诺·彭泽:中国企业在实施投资前,应该认真研究德国市场,了解德国的法律和规则。同时,选择专业的咨询机构也至关重要。此外,中国企业应推行本土化战略,凭借德国员工对本土市场的了解,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新的商业环境。当然,中国企业也需要充分利用德国作为投资地的优势,如:完善的基础设施、专业素质高且态度积极的员工、一流的研发环境等。
任何投资者都将面临的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状况。在通往工业化生产的道路上,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先进的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拥有一个优秀的质量管理和先进的技术体系可以使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来说,树立其品牌的国际知名度的过程还需克服许多困难。
投资德国有助于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在德国不但坐拥整个欧洲市场,还可以借助“德国制造”的品牌打开国际市场。另外,德国高素质的员工可以迅速学习掌握尖端的现代化的生产流程。德国对质量的严格要求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在德的生产型中资企业打造国际影响力。
企业走向国际化面临着文化碰撞带来的诸多挑战。每个国际公司内部都存在着文化冲突问题。文化差异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尽力将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值。相互理解与沟通是克服文化差异的最好途径,换位思考可以有效避免文化冲突带来的不利影响。
记者:当前,全球经济下滑导致贸易保护抬头,中资企业在欧洲包括德国的发展过程并非都一帆风顺。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能在解决这个问题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贝诺·彭泽:德国欢迎来自中国企业的投资,默克尔总理访华时曾多次强调这一观点。德国和中国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自由的市场对于我们都非常重要。只有通过良性的竞争,德国企业才会变得更好。我们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者来到德国参与投资、促进竞争。所有外国企业,如果他们在德国投资,就会被视为德国企业,与德国本土企业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在中国非常活跃。我们每年会举办很多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德国各领域的专家也经常来到中国参加相关经贸展会、博览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德国落地生根。我们是中国企业进入德国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