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2014年6月份粮油价格走势情况分析

日期:2014-07-24 00:00:00 来源:​粮食调控处 作者:​jhy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本月,国内粮油市场价格涨跌互现,整体平稳。由于新小麦大量上市,且国家加大玉米、稻谷、大豆的投放力度,市场供应增加而需求仍处于消费淡季,国内谷物市场和国产大豆价格走势小幅振荡;国内植物油市场基本面偏松状态不改,价格继续在底部区间弱势徘徊。

一、全国稻米市场早籼继续下跌,晚籼表现较弱,晚粳略强

6月份,国内稻米整体表现平稳,个别地区、个别品种略有涨跌;国家临储稻谷全面投放市场,由于市场需求不振,成交状况不良;国家进口大米同比显著提升,对国内大米市场形成较大冲击;南方持续的阴雨天气对早籼稻生产带来一定影响,或造成局部地区产量降低,并推迟早籼稻的成熟时间。国内市场一级早籼米、一级晚籼米、一级粳米批发均价每50公斤分别为188.40元、207.00元、225.72元,环比分别下跌1.98%、下跌0.23%、上涨1.43%,同比分别下跌0.37%、上涨4.46%、上涨6.55%。省内市场稻谷、大米6月份月平均批发价每50公斤分别为:早籼谷111.7元,环比上涨0.90%,同比下跌3.54%;晚籼谷137.3元,环比上涨1.55%,同比上涨5.86%;晚粳谷152.7元,环比上涨1.13%,同比上涨6.26%。普通早籼米、普通晚籼米、普通晚粳米和优质晚粳米平均批发价每50公斤分别为178.0元、200.5元、213.8元、239.9元,环比分别下跌0.17%、上涨0.91%、上涨1.09%、上涨0.97%,同比分别下跌2.31%、上涨5.14%、上涨5.16%、上涨3.58%。

我市稻米市场早籼略涨,晚籼、晚粳涨势明显。据全市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月初到月底批发价,下同):早籼谷上涨了0.02元/公斤,晚籼谷上涨了0.17元/公斤,普通晚籼米上涨0.06元/公斤,优质晚籼米上涨了0.14元/公斤,普通晚粳米上涨了0.03元/公斤,江苏优质晚粳米上涨了0.06元/公斤,东北优质晚粳米上涨了0.01元/公斤。从全市粮食批发市场成交销售情况看, 本月晚籼米销售12734吨,比上月少了1685吨;晚粳米销售15154吨,比上月少了2866吨。

早籼稻购销清淡,成熟期推后。国内早籼稻行情继续有所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有限,尽管企业手中库存较少,但由于临储库存充裕,企业并不急于采购。从临储早籼稻竞价交易中可以看出,企业采购积极性较低,且多以底价成交。国内早稻主产区遭遇多次降水,连续的阴雨天气或致早稻授粉困难,空壳率倍增,结实率降低,影响产量。

6月份,国内中晚籼稻主产区行情稳中趋弱。由于正处青黄不接时期,市场对中晚籼稻及米的需求不减,但由于大量的进口大米加上国外大米通过非官方渠道进口,导致我国中晚籼稻价格较上月略偏弱。据海关总署数据,2014年5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27.1万吨,同比增加11万吨,环比减少5.1万吨。1-5月我国大米累计进口量为108.4万吨,同比减少7万吨。越南依旧是5月份对我国的主要大米出口国,为19.9万吨,占73%。进口大米量维持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大米的价格优势,二是农产品关税较低。

粳稻价格表现略为坚挺。6月份,东北稻米市场维持平稳态势,市场购销较为清淡,优质稻谷价格坚挺,普通稻谷及大米价格稳中略升。由于市场上粳稻数量较少,经过较长时期消化,企业手中库存也基本见底,但由于大米终端消费需求难以对行情产生支撑作用,各级储备轮换、临储粳稻投放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采购压力,使得市场上稻米行情相对稳定。但对于优质稻谷,由于多被收入储备库中,市场上粮源稀少,行情坚挺有增。

综上所述,国内稻米行情主要受到供需影响,供应方面有国家常时常量的临储投放、进口大米及非官方入关大米,而大米需求在一定时期内难有明显的改观,在这种大背景下,普通稻米难有进一步走高动力。而对于优质稻米,由于居民消费水平提升,而市场流通较少,在后期进一步走高可能性较大。

二、小麦价格行情以稳为主 

6月份,国内小麦行情总体走势平稳。国内市场三等白小麦批发均价为每50公斤124.72元,环比上涨0.28%,同比上涨6.57%。省内市场小麦批发均价为每50公斤129.3元,环比下跌0.54%,同比上涨3.86%。特一面粉批发均价为每50公斤171.2元,环比上涨0.11%,特二面粉批发均价为每50公斤157.0元,与上月持平。

从全市价格监测数据看,特一面粉与上月持平,特二面粉上涨了0.01元/公斤。从全市粮食批发市场成交销售情况看,本月份面粉销售21722吨,比上月多了1524吨。本月底库存5018吨,比上月少了1276吨。

本月国内新作小麦进入大规模收购时期,新麦收购价格围绕托市价格水平平稳运行,由于企业入市收购相对谨慎,加工企业开工率维持较低水平。尽管月初新麦价格由于托市收购的启动而出现跳跃式上涨,但之后的新麦价格波动却十分微小,说明入市收购主体心态平稳。

至6月底,我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10.2万吨,同比增96.2%,完成省级订单0.84万吨,占省级订单计划的84%。我省小麦收购价格约118元-119.5元/50公斤,订单另奖励30元/50公斤,收购价格总体比去年同期提高6元左右。 我市小麦收购情况,义乌收购459吨,东阳收购665吨,价格为130元/50公斤。

6月份,中央政策性小麦周均投放50.2万吨,较上月减少一半;周均成交12.1万吨,较上月减少6.3万吨,周均成交均价2317.19元/吨,较上月减少32.33元/吨。造成投放量、成交量、成交价“三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新麦上市所引起。企业收购关注点在新小麦收购方面。

进口小麦量继续减少。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4年5月份我国进口小麦22.6万吨,同比、环比分别减少5.8万吨和14.8万吨,月度进口量连续第4个月降低。主要进口自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为14.7万吨和6.3万吨,还有1.6万吨进口自哈萨克斯坦。

考虑到当前已经启动托市区域的小麦价格已经在托市价格水平上限,暂停托市收购随时可能发生,小麦涨跌幅度将受到密切关注;加之低迷的经济运行态势、行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转移等因素都可能让面粉消费难以出现明显增长。由此预计7月份新麦价格将延续6月份行情平稳运行,各地价格难有明显提升。

三、玉米市场稳中上升

本月,国内玉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价格略有上涨。国内市场玉米批发均价为每50公斤113.25元,环比上涨0.13%,同比上涨0.32%。省内市场均价为每50公斤129.3元,环比上涨1.41%,同比上涨1.17%。

从全市价格监测数据看,玉米价格上涨了0.07元/公斤。从全市粮食批发市场成交销售情况看,本月玉米销售21501吨,比上月少了5460吨。本月底库存5648吨,比上月少了506吨。

国家临储东北玉米开始拍卖,前两批拍卖较为火热,成交率较高。由于农户手中无余粮可卖,后期随着贸易仓储企业的库存售罄,市场必将按照国储拍卖的节奏去运行,后续可供拍卖的2012年度临储玉米无法满足后期的市场需求,2013年玉米一旦开始拍卖底价必将有所提高。综合考虑,在临储拍卖的引导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价格将保持在目前的水平附近,向上空间非常有限。

国内玉米主产区东北的玉米播种工作在本月结束。虽然中途受到降雨低温等天气影响,但随后的补种,使得影响程度被尽量的降低。多方预计2014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仍将小幅增加,给产量的再度增长打下基础。

饲料养殖和深加工企业经营状况稍有改善,主要源于生猪价格和淀粉价格上涨,鸡蛋价格继续强势。但饲料销量增加速度仍较为缓慢,需求比较弱,对玉米市场的拉动作用有限。

进口玉米数量略减。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4月份我国进口玉米量为9.3万吨,上月为4.8万吨,上年同期为41.9万吨。2014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127.2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12.14%。

预计短期内,国内玉米价格将继续维持盘整格局。

四、食用油价格继续下跌,市场购销不旺

本月,国内植物油价格跟随外盘市场出现先抑后扬走势,价格重心继续下移,市场购销清淡。国内市场二级菜籽油批发均价为每50公斤450.70元,环比下跌1.62%,同比下跌14.15%;一级大豆油批发均价为每50公斤388.00元,环比下跌0.51%,同比下跌4.93%。省内市场二级菜籽油批发均价为每50公斤473.5元,环比下跌1.00%,同比下跌7.97%;二级大豆油批发均价为每50公斤390.2元,环比下跌1.04%,同比下跌7.03%。国内市场三等大豆批发均价为每50公斤233.26元,环比下跌0.84%,同比下跌3.08%。

从全市价格监测数据看,二级菜油价格保持稳定,转基因二级豆油下降了0.03元/公斤。从全市粮食批发市场成交销售情况看,本月食用油销售370吨,比上月少了16吨。本月底库存519吨,比上月少了132吨。

6月份,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先抑后扬,重心下移,市场多数时间购销不旺,只在下半月行情反弹后成交才有所放大。而油厂豆油库存居高不下,部分厂商推迟采购计划。随着国内豆油价格接近2月初水平,市场抄底心态加强,价格和成交量双双向上反弹。不过国内豆油供需基本面将长期持续偏空的预期,抑制贸易商追涨热情。

国内菜油价格也为先抑后扬,价格重心略有下移。主要是油菜籽进口数量同比大增,国内菜油供给充裕,下游消费需求不旺,加之沿海地区菜油走货缓慢,华南地区菜油加工厂主动下调价格,以价换量。下半月菜油期货价格在豆油、棕榈油反弹带动下出现反弹行情,但在现货供给压力下,现货表现弱于期货。

综上所述,预计7月份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将先抑后扬,反复筑底,重心与6月持平或略有上移。

                                粮食调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