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下游企业如何熬过“成本寒冬”
对位于石油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而言,国际油价上涨意味着其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这让不少中小企业压力渐增。
东莞东丽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耀国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主要产品的成本已提高两个百分点,与同时上涨的劳动力价格相叠加,企业不得不进行更严格的成本控制。“在市场掌握定价权的当下,通过提高产品售价来转移成本上涨压力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李耀国直言,短期内比较有效的应对方式是加快设备更新,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消化上涨的成本。“以前我们分派一名工人管理一台机器,现在更换了自动化水平更高的机器,一名工人可以同时管理五台机器。”
1月12日,国内油价迎来今年首次调整,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价格分别提高180元和175元。李耀国认为,这意味着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外,物流运输成本也将上涨。
不过,中上游行业及清洁能源行业将收获更多利好。海通证券煤炭分析师吴杰撰文指出,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刺激下,上游的石油加工和石油贸易将获得更大利润空间,以煤炭为原材料的煤化工企业也拥有更大成本优势。煤炭需求的增加将助推煤价上涨,火电行业的成本随之增加。相比之下,由于水电、风电及核电的成本基本不变,使用清洁能源的相关企业将从中受益。
国际油价还有上涨空间?
1月16日,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国际油价将升至60美元~65美元/桶,行业景气度继续提升。
商务部研究院重要商品研究预测中心副研究员童丽霞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由极寒天气引发的原油减产及库存下降将得到缓解。但在去年11月OPEC及俄罗斯等10个非OPEC产油国一致决定将现有减产协议延长9个月。这一减产协议若再次被延长至2019年,将给今年的石油产量带来不小冲击,与中东局势动荡带来的影响相叠加,可能会造成原油更大规模的减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美国页岩油对国际油价的对冲可能会减弱。“此前国际油价上涨拉动页岩油产量。但美国的页岩油开采公司多为上市企业,近期以来其股东纷纷要求企业稳定产量,将更多收益用于分红,增加投资者回报。”童丽霞表示,受此影响,美国页岩油难以产生抑制国际油价攀升的效果。
除了供给吃紧,由于世界经济回暖超过预期,原油需求量也随之走高。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2018年首份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原油消费量预计将增加1.7百万桶/天,比2017年上调了10万桶/日,消费增量主要来自于中国、印度等非OPEC国家,预计2018年中国原油需求增量为0.4百万桶/天,印度则为0.3百万桶/天。“所以,从经济基本面看,今年国际油价依然存在上涨空间。”童丽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