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我市商务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商务系统和广大商贸企业一道,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要求,坚持“商贸富市”、“开放活市”战略,商务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货物出口、网络零售、实到外资和境外投资等多项主要指标总量或增幅继续居全省前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2017年商务工作主要实绩
(一)货物贸易出口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年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含一达通)3461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出口(含一达通)3367.2亿元,同比增长6.2%,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位;全市进口93.8亿元,同比增长24.3%。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升,全年全市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1345.39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全市平均增幅6.2个百分点。汽车整车出口5.6亿元,同比增长62.9%,占全省总值的43.3%。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全省。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1.19亿元,同比增长10.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8.97亿元,同比增长13.7%。2017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2346.7亿元,同比增长28%,总量列全省第二位,占全省总量的17.6%,实现居民网络消费687亿元,同比增长30.2%,网络零售顺差1659.7亿元。
(三)合同利用外资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全年全市新批外资企业数、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793家、17.4亿美元和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8.25%、175.63%、22.4%,其中实到外资总量创近九年来新高,合同外资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制造业利用外资量质齐升,其中制造业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分别为1.13亿美元、1.0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09.4%和60.5%,其中制造业合同外资占全市比重65.1%。
(四)境外中方投资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全年全市实现境外总投资11.65亿美元,其中境外中方投资额11.43亿美元,同比增长37.23%,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制造业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全年制造业对外投资项目14个,中方投资额10.97亿美元,占全市境外中方投资额超过95%。截至2017年底,我市累计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设立了149家企业(机构),累计投资16.23亿美元,其中当年投资5.42亿美元。
(五)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量居全省第四位。全年全市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241.2亿元,同比增长10.16%,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其中出口185.78亿元,同比增长9.68%,进口55.38亿元,同比增长11.79%。2017年,全市服务贸易占服务和货物贸易比重6.62%,较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运输服务、旅游服务为我市服务贸易进出口主要领域,占总量的57.1%。文化服务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全年实现文化服务贸易出口4.27亿元,同比增长65.9%。
二、2017年亮点工作
(一)融入“一带一路”走在省内前列。“义新欧”班列开通9条线路,辐射34个国家,2017年往返运行168次、运送1.5万标箱,同比增长84.3%。铁路金华南货场开通中亚班列,成为我市服务“一带一路”的新平台。金华-宁波海铁联运发送标箱全年为5.48万个,同比增长203%。全年跨境网络零售出口额占全省55.1%,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业务量居全国第四。成功举办2017“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浙江行暨浙江省国际商会企业“走进金华”、2017浙江(金华)-东南亚贸易投资洽谈会等活动,全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1501.8亿元,占全省对该市场出口比重的23.3%,总量居全省首位。
(二)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得以深化。试点五批225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59.13亿元,在此带动下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3.4%,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61.2%。连续四年入选“中国电商百佳城市”;现代物流发展综合实力排名列全省第三;入选中国服务外包最佳新锐城市。设立了4只产业基金,其中弘合互联网基金完成“灰狼网络”等14个项目2.02亿元投资,投资ofo小黄车项目增值达50倍,该基金被评为全国优秀产业引导基金,成为浙江3家获评优秀的基金之一。
(三)双向投资发展步伐加快更趋活跃。外资大项目招引见成效,总投资10亿美元的康地·华统健康食品小镇和总投资7.6亿美元的福特和众泰纯电动乘用车等重大外商投资项目正式签约,其中福特众泰合营公司将成为一家集研发、采购、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中外合资自主品牌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红狮集团已累计在缅甸、尼泊尔、印尼、老挝等国投资12.6亿美元兴建水泥生产项目。全年以并购形式实现境外并购8.66亿美元,和谐明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5.71亿美元并购德国朗德万斯。
三、2018年重点工作举措
(一)以开放发展为主战略,实施“三大通道”建设行动。积极参与融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全力支持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建设,对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金义综保区功能发挥。全力支持“义新欧”班列做大做强,推动全市共同做好“义新欧”班列货源组织,确保班列双向常态化加密运行。全力拓宽跨境网上大通道,整合跨境电子商务全产业链资源,加快复制现有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经验,积极申创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提升总量为主方向,实施外资求突破行动,稳步推进康地·华统、福特众泰等重大外资项目落地。确保2018年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在1500亿元以上,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幅15%,跨境网络零售出口增长25%以上。
(二)以创新提升为主要求,实施改革试点再深化行动。深化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落实好《深化金华市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新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加快推进浙江省电商创新发展试点,力求在电商产业规模、经营模式、服务质量及配套支撑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进传统电商发展“新零售”,重点支持我市中国百强行业网站及线上自建平台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实体商业转型升级等多项试点。力争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2.5%。
(三)以稳定出口为主目标,实施外贸稳增长行动。壮大主体队伍,实施“对外贸易主体培育行动计划”,加快推动我市外贸企业“从无资质到有资质,从有资质到有实绩,从有实绩到上规模,从上规模到扩体量,从扩体量到强实力”。推进外贸结构调整,以放大加工贸易与进口贸易为重点,推动进口贸易、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以高新产品为主的机电产品出口做大规模。优化外贸环境,发挥好各级外贸扶持政策效应,做好拓市场文章,组织境内外展会百场以上。力争2018年新增备案外贸经营企业1500家,新增有出口实绩企业200家以上;完成货物贸易出口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进口增速高于出口5个百分点以上。
(四)以促进消费为主抓手,实施传统商贸提升行动。做实做特展会节会,通过推动培育文化演艺、体育健身、旅游观光、餐饮服务、购物展销等消费产业,做强“浙中婚博会”、“浙中家博会”等浙中展会系列品牌,促进商旅文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流通主体改造提升,大力培育限上流通企业主体,支持传统中小微流通企业转型发展。推动消费环境优化提升,继续推进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监管,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力争2018年“浙中购物节”拉动消费40亿元以上,全年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30场以上,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在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