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与成都酒吧目前的消费氛围不同,伦敦的酒吧文化早已深入当地人的灵魂。”现在英国留学的何丹曾是成都多个酒吧的驻唱歌手,据她介绍,英国人去酒吧和成都人吃火锅一样平常。早在1995年,英国便将发展夜间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战略,2017年夜间经济占全英国GDP的6%,预计到2030年伦敦市的夜间经济收入将达300亿英镑。
在韩国,“炸鸡啤酒”这种食物搭配,因为韩剧热播成为年轻人最热衷的选择,不仅带动了韩国啤酒销售增长,也让游客慕名前去感受韩国的夜生活。无论是酒吧文化、韩流文化,酒一旦搭上“文化”的快车,势必产生“裂变式”效应。
利用文化IP赋能夜间经济的川酒企业也不少,如泸州老窖携手中国歌剧舞剧院打造的舞剧《孔子》,已在全球演出超过300场,让中国传统文化远渡重洋,成为“现象级”的文化输出新模式。2020年《李白》将接棒《孔子》,开启酒文化传播新篇章。此外,舍得酒业于今年8月开展了“舍得美术馆之夜”体验活动,不仅邀请消费者参观毕加索作品展,活动现场还发布了舍得新品酒,西方艺术与传统酒文化的灵感碰撞,提升了文化国酒的品牌影响力。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夜间经济规模已达到22万亿元,预计明年突破30万亿元。那么,在这一轮夜间经济热潮中,酒水作为夜间消费的“灵魂”,各大酒类品牌该如何抓住消费人群?如何培养夜间酒类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