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电商之城,我们来了”“农民主播”免费培训29日开课,百名学员已陆续抵达义乌2019-08-28 19:55
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28日消息 记者 贾傲 文/摄
由本报和金华市商务局、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的“打造百名‘农民主播’,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拉开序幕,昨天,来自四川省南充市、吉林省四平市和金华各县(市、区)的100名学员陆续抵达商城义乌。
星夜兼程赶赴义乌
昨天上午9点30分,距离正式报名还有4小时,四川省南充市的20名学员与带队负责人一起,早早来到义乌工商学院。迎接他们的是早已备战数日的11名学生志愿者。
四川省南充市商务局带队负责人何松告诉记者,为赴这场距离近2000公里的电商课,他们星夜兼程,赶了将近一整天的路。“学员分别来自嘉陵、阆中、南部、仪陇,都是大山深处有名的贫困县(市、区),坐公交车前往县(市、区)至少要两小时。”早在27日下午两点,四川省商务局的20名学员就在南充市区集合,随后统一坐大巴前往重庆机场。“虽然路途遥远,但大家抱着一颗求学的心,彼此都很激动。”
何松告诉记者,这20名学员中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60岁,既有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非遗传承人,还有一位残疾人创业者。“我们四川多山地和丘陵,当地农副产品种类丰富,但缺乏销售渠道。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学习,拓展传统的销售渠道,从线下往线上发展,完成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变。”
对学习课程满是憧憬
易凤华是第二次来义乌学习。今年4月,她随四川商务局来义乌参加博览会。第一次义乌之行,让她带回了10万元订单。
易凤华在老家经营农家乐,她自己还是当地土法皮蛋的第五代传人。她家的皮蛋,以薄荷、紫苏、藿香、草木灰为原材料。色泽晶莹、不含铅汞,如今已成功申请非遗名录。“上次来义乌学习后,我认识了很多电商的客户,4个月来这些江浙客户陆陆续续下了近10万元的订单。”如今,打开销售渠道的她,每月营销额都在5万元左右。这次再来义乌听课,她希望能学到平台运营与电商直播。
“坐车来的这一路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厂区与销售大楼,我觉得这些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经济状况。”说起对义乌的初步印象,杜江河很是感慨,他是四川20位农民主播中最特殊的一位,一位残疾人创业者。2012年一场车祸,让他左腿整条腿截肢。
如今杜江河主营农副产品,自己加工销售菜籽油、大米、红薯干、粉条等。不过,卖得并不太好。此次来义乌,他给自己定下了三个目标:学好直播与电商,拓宽销售渠道。接触认识更多老师与电商从业者,开阔朋友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义乌寻找一些粗加工与零件加工的产品与渠道,为他的残疾人朋友解决就业与增收的难题。
志愿者们两地作战
负责接待100名农民主播的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的 “创梦行动”暑期社会实践队。这支队伍由余雅晶、陈俊豪两位老师,叶志成、邵奇等11名创业学院的在校大学生组成,他们利用暑假时间,服务了一批又一批来义乌求学的学员。
“这一次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位学员,我们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志愿者施伟鸿说,电商直播培训不同于寻常的开学报到。不少学员带着家乡特色的农副产品,希望能在直播课上展示样品。为了帮这批学员减负,校方提议以酒店为主要报到点,学校为第二报到点。志愿者们为此两地作战,顶着炎炎夏日,反复往返酒店与学校,为了准时给大家发放当天的饭票,就需要来回20分钟。
得知来了位残疾人创业者,志愿者团队专门让志愿者黄郑昊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服务,每天早中晚三次,用车辆进行接送,并对其上下楼梯、出门实习,做好帮扶。而剩下的10位志愿者,则每人负责对接10名学员。虽然已事先拉好了百人大群、分享了学员守则、通知了报到的时间与地点。整个下午,志愿者们还是给自己负责的每一位学员拨打电话,确认报到、住宿情况,给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深受学员好评。
昨天晚上7点,随着最后一批来自吉林四平的10名学员抵达义乌,百名学员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全部办理了报到手续。
( 作者:贾傲 编辑:黄雪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