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婺非经贸合作 构建我市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提案》收悉,6月21日,经我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可通过产能合作、推动其城镇建设、促进其数字经济发展等,全面开展对非合作以及要实现高品质对非经贸合作,还要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供必要政策支持,格外注重风险防控”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对深化婺非经贸合作将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其次,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婺非经贸合作,深入推进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往来,不断扩大中非双边进出口贸易,开拓贸易市场,两地经贸往来频繁。2018年,我市对非洲国家进出口额达654.8亿元,全市对非洲出口646.0亿元,同比增长11.3%,占全市出口总值的17.7%,占浙江省对非洲出口总值的38.9%。我市已与非洲六十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对非出口额排名前三的非洲国家分别是埃及、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同时,金华与非洲国家的投资往来日渐频繁。截至目前,金华市在非洲投资设立企业(机构)40余家,境外直接投资备案额1.2亿美元。累计有非洲投资项目459个,仅2018年全市新批非洲投资项目204个,合同利用外资3907万美元,同比增长64.30%;实际利用外资1654万美元。
2018年9月9日至14日,我市主办了“2018金华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暨中非经贸论坛”。共邀请到了安哥拉、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南非五个非洲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出席,近百名国内知名非洲研究专家和人文艺术领域相关学者,7家非洲国家商协会代表,18个非洲国家39家企业50多名采购商和200多家金华企业参会。本次活动包含了文化交流和经贸论坛两大部分。文化活动持续近一周,包括“中非之夜”嘉年华活动、“视觉非洲”艺术作品展、婺剧专场演出、中非电影展播活动和非洲博物馆开放周;经贸论坛活动包括非洲投资环境推介会、“非洲采购商走进金华”对接洽谈会、圆桌对话会以及中非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区研讨会和中非产业对接与经贸合作两个平行论坛等活动。初步统计双方达成意向合作项目72个,金额约5000万美元;金华市贸促会分别与安中商会、南非德班工商会、南部非洲中国企业家协会、坦桑尼亚中华总商会、肯尼亚浙江总商会、浙江中非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为下一步的婺非经贸合作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致力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中非合作的金华样板,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促进中非经贸和产能合作,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产业转型升级。
一、积极参与中非经贸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区建设工作
金华建设中非经贸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区是省委、省政府对金华新一轮开放工作的战略定位和殷切期望,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领导多次召集浙师大、相关县(市、区)政府及市有关部门参加协调会,商议部署相关工作。目前,由市发改委牵头,各地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金华市创建中非经贸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区实施方案(2019--2021年)》编制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已经形成《实施方案》初稿,提出聚焦“十大重点领域”(产能对接和合作、贸易畅通、文化交流、新闻与媒体合作、学者与智库交流、民间交往、青年妇女交流、数字经济合作、工程领域合作、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谋划建设“十大平台”(中非国际产业合作园、中非国际贸易中心、中非国际文化中心、中非国际会展中心、中非未来国际社区、非洲学院、中非智库论坛、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中非友好文创园、丝路服务中心);推动十五个重点项目建设等。
二、深化婺非经贸合作
(一)推动婺非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抓住非洲市场快速发展机遇,瞄准南非、津巴布韦、毛里求斯、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埃及等国家,推动金华龙头企业在非投资棉花、红木、可可及开展农林产品深层次加工,加大纺织服装、水泥、化工、五金、汽配、装备等传统领域投资力度,促进教育、文化、电商等领域合作。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中非发展基金、丝路基金、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等优惠政策,引导有实力的金华企业开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开展技术转让。
(二)力促婺非贸易畅通。充分发挥跨境外贸优势,扩大对非洲商品特别是非资源类产品进口,推动对非出口商品从轻工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和成套设备并重转变。发挥义乌窗口作用,支持国际小商品城和其他企业实体到非洲创办小商品市场等专业市场。鼓励支持企业在南非、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举办自办展览,支持在非洲主要出口国家设立公共海外仓。支持非洲企业和客商参加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并入驻义乌国际商贸城非洲产品贸易中心。鼓励企业通过在线平台开展非洲业务,在非洲试点设立品牌展销中心,在非洲市场推广金华优质产品、优质品牌。
(三)加强婺非工程领域合作。抓住国家实施“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计划”机遇,积极参与非洲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鼓励金华企业承揽境外建设工程,分享金华城镇规划和建设积累的成功经验(产城融合、特色小镇、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支持企业积极参与非洲铁路、公路、电力、电信等区域联通重点项目及其配套服务项目,鼓励金华路桥、建筑企业“联盟拓市”,带动机械设备、基建材料等出口。发挥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的平台作用,支持金华地区企业建立投融资联盟、总承包联盟、供应服务商联盟,巩固和拓展对外承包工程市场。推动工程承包企业转型为综合承包服务商,引导对外工程承包商由工程建设向项目融资、设计咨询、运营管理等领域拓展。
三、广泛开展互动交流,不断拓宽交流渠道
(一)广泛开展互动交流。主动加强与非洲各国驻华使领馆、浙师大非洲研究院、金华在非华人华侨社团加强联系和对接,积极寻求各方对我市创建中非经贸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区工作的支持,建立与非洲地方政府、经贸人文部门之间的常态联系和互动机制,推动高质量的互访交流以及经贸往来,推动对非经贸交流合作工作落到实处。积极筹备将于2019年11月举办的第二届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及中非经贸论坛,助力搭建合作平台,进一步提高中非经贸论坛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二)积极拓展非洲友城,拓宽对非交流渠道。在现有非洲友城南非布法罗市、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卢旺达穆桑泽市、埃塞俄比亚阿瓦萨市首先设立海外工作联络站,聘请当地有影响力的金华籍华人华侨担任联络站工作人员,一方面积极宣传推介金华,加深当地对金华人文经贸的了解;另一方面加强与当地的联系,积极为市政府提供非洲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信息,为金华创建中非经贸文化交流示范区和建设符合当地国情和需求的经贸合作区当好参谋,为金华企业走出去并尽快融入当地创造条件。同时,有计划地积极拓展中非、西非、东非等区域的友城,让金华的朋友圈覆盖全非洲,更全面地掌握经贸信息。
四、合力打造中非教育培训中心
全面加强与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中非商学院的精准合作,依托浙师大在非5所孔子学院、中非智库论坛等国际化平台,着力培养一批中国的“非洲通”和非洲的“中国通”人才。集中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力量,通过委托培养、技术援助、境外培训、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强基础职业技能培训。在涉及非洲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各相关领域,每年为非洲提供一定数量的来金培训和研修名额。提供学历学位教育和政府奖学金,进一步扩大面向非洲国家的友城奖学金名额。依托在金高等院校,主动开设相关课程专业,每年组织非洲学者访华和非洲青年研修,密切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借鉴。
五、完善涉非安全管理,探索建立境外风险防控体系
进一步提高涉非突发事件处置和领事保护水平,切实做好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在做好对非投资和在金非洲人服务的同时,加强在非投资风险防控、领事保护、人身安全、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和宣传,强化监督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方面的工作,保护国家安全和公民人身安全。同时,进一步落实市、县、企业及相关部门联动的境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完善工作体系。加强对境外企业的常态化管理,督促和指导企业建立境外应急突发事件预案,会同外办加强与我国驻外大使馆的联系,及时帮助企业获取境外风险提示和必要的领事保护。
非常感谢您的关心和关注。
联系人:陆彦 联系电话:82468045
金华市商务局
2019年6月21日
抄送:市府办,市政协提案委,市督考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