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177G/2020-05878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2号提案答复的
综合处
2020-09-08
主动公开

朗读
解决类别:A
金商务办提〔2020〕6号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
2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建金华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积极应对疫情下我市制造业出口企业风险的建议》收悉,8月25日,经市商务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贵委对外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贵委的建议立足我市外贸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聚焦当前全球贸易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性高、可操作性强,为我们开展稳外贸工作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和指引作用。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和逆全球化浪潮抬头的背景下,外贸企业面临违约压货并存、资金中断、员工流失、客户流失、法律纠纷等多种风险并存的严峻局面。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把稳企业、稳外贸作为重要任务,成立出口专班统筹推进稳外贸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多措并举帮助外贸企业化解风险渡过难关,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上半年全市实现出口2058.7亿元,同比增长11.3%,规模继续保持全省第二。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我市全面落实中央、省级扶持政策,集中出台了稳外贸渡难关新十条、扶持跨境电商新八条、保就业稳人才新十二条、出口转内销新六条等各项扶持政策,给予外贸企业全方位帮扶支持。并加快政策兑现速度,上半年全市共兑现各类外经贸政策资金6.4亿元,切实缓解企业压力。进一步发挥政策性信用保险作用,实施小微出口企业政府联保全覆盖,提高单一国外买家违约最高赔付上限,提高企业自主参保补助比例,上半年金华信保承保291亿元,同比增长18.8%,服务支持企业2433家,同比增长33.2%。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与多家银行开展战略合作,推出助力外贸企业发展的专项金融服务,上半年宁波银行、中国银行累计发放外贸企业优惠贷款12.4亿元。
二、线上线下融合拓市场。贵委提出的“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的建议非常重要。我市联合米奥兰特会展公司设立金华数字外贸平台,为企业提供在线看市场、找买家等服务,以深入开拓“一带一路”市场为主,助力企业利用线上渠道开拓市场抢抓订单,全市已有1059家企业上线注册。积极帮助企业通过云上展会开拓市场,上半年累计组织2602家企业参加网上广交会、浙江出口网上交易会等各类线上展销会;开展“金华制造云参展云对接”系列活动,联合香港贸发局、米奥兰特公司等专业机构成功举办金华出口网上交易会越南站、沙特站、非洲站等5场云上自办展。助力外贸企业转内销,累积开展各类出口转内销活动172场,实现销售额40.5亿元。积极拓宽物流通道,发挥“义新欧”通道作用,贯彻落实省政府“一个品牌、两个平台、多点起运、错位发展”的总体要求,创新“义新欧”运行机制,推动义新欧班列市场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截至6月30日,义新欧班列共开行353列,发运标箱29306个,同比增长160%。
三、积极培育新增长点。贵委提出的“建立出口市场预警机制”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防疫物资出口(特别是口罩出口)成为了我市外贸出口的重要新增长点。据市场监管局统计,全市有各类口罩生产企业1466家,占全省总数的42%。为加强防疫物资保障监管,我市对现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编制底数清单,及时掌握详细企业实情,分门别类加以指导规范;出台专门规范,编制《金华市防疫物资整治工作作业指导书》;在全省率先开展口罩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现生产领域全覆盖、产品类别全覆盖、生产流通全覆盖,共抽取样品280多批次,合格率超过70%,各县(市、区)也对于新开工的企业和新生产的产品以及流通领域大批发商进行补抽样;开展帮扶指导,引导意向企业注意市场风险,谨慎介入。为规范防疫物资出口,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市积极开展防疫物资出口白名单申报工作,共申报“医用五大类”白名单企业59家、“非医用”口罩白名单企业226家,分别获批42家和28家,“非医用”口罩白名单企业数居全省第一。上半年全市共出口防疫物资121.5亿元,同比增长1.3倍,拉动我市出口提高 3.7个百分点。
四、加快发展新型贸易方式。我市积极创新增长动能,促进新型贸易方式发力。一是稳定市场采购出口。我市狠抓实体市场复苏,全力推动境外采购商回义,派出20个团队赴20个省市招引国内采购商,邀请低风险国家采购商来金采购,上半年来义境外人员共3.9万人次。上半年,全市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复制推广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市场采购贸易出口1102.3亿元。二是放大跨境电商带动作用。大力推行“制造业+跨境电商”行动,对于外贸生产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给予平台注册费、服务费、推广费支持。上半年,全市新增制造业开展跨境电商企业数超1000家,培育共建海外仓超40个,其中省级海外仓9家,居全省第一;共有亚马逊、ebay第三方平台账户超15万个,阿里国际站用户9921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国第二,上半年总成交额超87亿元,同比增长120%。上半年全市实现跨境零售出口197.3亿元,占全省比重47.6%,占比全省第一。三是加大外综服平台培育力度。进一步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规范、快速发展,带动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今年全市共有17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通过省级评认,数量居全省首位。
五、加大企业服务力度。贵委提出的“建立法律风险应对机制”的建议非常好。我市积极开展各类外贸企业法律援助,帮助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是成立“涉外企业法律服务团”,重点围绕疫情期间有关国家贸易限制措施应对、贸易规则解读、贸易救济等方面,免费为企业提供涉外法律法规咨询、典型案例指导、一对一“法律体检”等服务,及时帮助解决涉外涉法难题;开设涉外纠纷调处专窗,延伸外籍客商服务触角,组织调解力量巡回调解;开辟小微企业仲裁服务“快速通道”,全域推行公证、仲裁费用减免政策。今年以来累计走访相关企业866家,化解矛盾纠纷1100余件,其中为130家防疫物资企业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287个,累计研究发布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风险提示或法律指引85期。二是扎实开展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自2月1日以来持续开展“浙”里有“援”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建立预警服务快速响应群,联系企业近900家,邀请3名省级涉外专业律师入驻,答复外贸企业共性问题二十多个问题。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展“浙”里有“援”—省外经贸“云”上法律服务月活动,在武义县、浦江县、永康市和金华市区举办四场培训活动,共培训企业340余家。三是完善预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全市17个外贸预警点的作用,帮助企业及时掌握了解各类贸易摩擦信息,上半年累计在省对外贸易预警公共服务平台上发布预警信息203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高度重视政协委员的建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六稳”“六保”任务,继续化压力为动力,以工作主动性克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稳住我市外贸基本盘。
一是进一步助力企业抢抓订单。适应新形势,大力推进线下展会和线上数字展会相结合,增加企业拓市场渠道保订单。完善“金华数字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助推企业开拓市场,推动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营销。继续与专业机构合作举办网上展销会活动,支持鼓励各地分行业举办线上展会,以快速、高效、便捷的方式实现出口贸易对接,帮助企业利用线上渠道开拓市场抢抓订单。继续开展金华品牌丝路行活动和“一带一路”产业对接行动,引导企业开拓中东、东欧、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周边国家市场。
二是进一步发挥贸易新业态带动作用。加快打通外商入境“绿色通道”,支持义乌通过开通临时客运航班等方式,推动境外采购商回义,助力市场采购尽快恢复,继续推进市场采购复制推广。继续开展“制造业+跨境电商”网上拓市场服务行动,办好“金华制造品牌出海”跨境电商高峰论坛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公共海外仓综合服务体系功能作用,发挥贸促会中非合作资源优势,组织非洲公共海外仓培育建设工作。积极筹划争取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重点谋划在义乌市和婺城区开展9810试点,在金义新区和永康市开展9710试点。
三是进一步优化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狠抓政策兑现落地,完善各项政策配套细则,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加快政策兑现速度。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实施外贸企业“五色预警”,分级分类开展精准帮扶,及时防范化解企业风险。加大培训服务力度,建立联合培训机制,继续积极开展“国际市场大讲堂”、“外经贸法律服务月”等培训活动,组织律师和专家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培训,为外贸企业提供形势分析、政策解读、案例分享等服务,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持续加强我市外贸预警体系建设,优化行业布局,规范预警点管理,促进预警点的升级、提质。
再次感谢贵委对外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施孝东 联系电话:82469345
金华市商务局
2020年8月26日
抄送:市府办,市政协提案委,市督考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