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1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金华市“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都市区共建专场。
市委副秘书长、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姜玉芳,市自贸办专职副主任、市商务局副局长方兴木,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陈宽年,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杨文平,市水务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杜乐双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
问:金华已进入自贸区时代,请问“十四五”时期,就如何发挥自贸区金义片区对都市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我们谋划了哪些重要举措?
(市自贸办)答:自贸区金义片区作为都市区最高能级开放平台,“十四五”时期,我们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自贸区金义片区建设,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重要窗口”示范区。
聚焦“五大自由”,深化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贸易自由改革。聚焦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创新发展市场采购、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开展“小微企业版”市场采购试点。争取设立市内免税店和口岸免税店。深入推进投资自由改革。聚焦内外资准入便利化,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和跨境投融资机制。开展商事服务“集群虚拟注册”“一照多址”,推进自贸区数字地图建设。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推动建立自贸区新型贸易监管模式。深入推进资金自由改革。稳步推进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积极争取在自贸片区内开展数字货币试点。推动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外汇结算便利化。深入推进运输自由改革。开展中欧班列铁路运单物权化改革试点,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推进金义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港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人员进出自由改革。聚焦涉外管理服务提升,深化出入境管理、外国人管理服务等改革,提高境外人才和留学人员工作便利。
放大自贸区效应,引领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一是突出创新驱动。坚持制度创新第一要务,在数字贸易、进口贸易等领域推出一批系统性、集成性、原创性的创新制度,构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规则和制度体系。依托金华科技城,在金义新区谋划国际研发中心,探索开展离岸研发、保税研发等新业务。二是突出项目支撑。清单化、滚动式推进自贸区项目建设。依托自贸区平台,创新招商方式,强化项目招引。加快铁路口岸建设,在金义新区培育大宗生产资料市场,支持义乌境外并购产业园建设,在金义新区谋划国际产业合作园。三是突出数字赋能。用数字化路径,激活贸易、投资、资金、货物、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加快建设数字市场、打造数字口岸,着力推进贸易全链条数字化。四是突出联动发展。推进自贸试验区政策功能向区外延伸,加强自贸区与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浙中科创走廊等平台联动,辐射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我市晋级中欧班列全国第四城。2020年我市“义新欧”班列逆势上扬,全年累计开行1399列,占全国比重11.3%,连续超越乌鲁木齐、郑州,仅次于西安、成都、重庆,成为中欧班列全国第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