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跟党走(九)】图说中共一大代表们的迥异人生结局

日期:2021-04-13 09:06:53 来源:​市商务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1921年夏,中国共产党一大胜利召开,与会的有来自全国七个地方共产主义小组的毛泽东、董必武等12名党员代表及由陈独秀个人派遣的包惠僧共13人。在此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代表们走上了迥异的人生道路,留给后人无限感慨。

毛泽东、董必武从南湖到开国大典

1921年夏天,毛泽东与湖南的另一位年长的代表何叔衡乘船赴沪。在党的三大之后,毛泽东进入中央局,担任相当于中央秘书长的职务。此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起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辈子,成为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1976年9月,毛泽东走完了他83年的奋斗人生。

董必武是另一位和毛泽东一起同时参加了党的一大,又同时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的中共领导人。1921年6月,董必武再次收到上海来信,他与武汉小组另一负责人陈潭秋被大家公举赴会。在这次大会上,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成立的发起人、见证人之一。作为一位忠厚长者,历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董必武一生信仰马列:“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1975年4月2日7时58分,这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董老享年90岁。

何叔衡、邓恩铭、陈潭秋血洒疆场志未酬

何叔衡生于1877年,是参加会议最年长者。他也是一位前清秀才。“老秀才”革命之初,是在1918年参加新民学会,而且是这个团体的领导人之一。一大召开那年,何叔衡44岁,已有相当的经历和学识。1935年2月24日,何叔衡、瞿秋白、邓子恢等一批中央领导人从江西转移到福建长汀县,不料与敌“义勇队”遭遇。何叔衡落崖受伤,被两个匪兵发现,结果被匪兵连击两枪,壮烈牺牲。

邓恩铭从研究马克思主义到领导党的运动只有11年,但这11年生命确实壮观。中共一大召开时,正值邓恩铭放暑假,他接信后迅速从青岛赴沪,是到会较早的代表之一。1928年底,当邓恩铭在济南深入进行革命活动时,由于叛徒告密,被捕入狱。1931年4月5日黎明,30岁的邓恩铭从容整装,与难友们一一告别,然后高唱《国际歌》昂首阔步走向济南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

陈潭秋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时,他不仅是武汉湖北共产主义小组的负责人,同时已是著名的学生领袖。

李汉俊、李达脱党而不放弃信仰

李汉俊是中共一大代表,后来血染刑场,被敌人所害。但此时他已不是中共党员。1927年12月17日下午,李汉俊在寓所被新上台的桂系军阀胡宗铎抓走,在未审讯的情况下,当晚被枪决。桂系军阀在刑场贴出告示,称李汉俊为共党首要分子。呜呼,烈士没有在党的花名册上,却死在“罪”为共党首要分子的布告下。

1918年6月,李达完成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转折,成了一个热烈的马克思主义追随者。他放弃了理科,专攻马克思主义学说,从而为在社会科学战线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奠定了基础。他是在毛泽东晚年少有的几个能够与之理论对话的人。毛称李达为:真正的人!“文革”一开始,他就被迫害致死,终年78岁。

王尽美英年病逝感撼后人

王尽美是济南代表。1921年6月,王尽美接到一大通知后,乘轮船到上海。一大结束后,他与瞿秋白、邓恩铭等同志一道,代表中共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会议,并会见了列宁。回国后,王尽美协助罗章龙组织了京奉铁路、开滦煤矿等地政治大罢工,指导了山海关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8月19日,年仅27岁的王尽美因肺病逝世。

刘仁静、包惠僧历经曲折迷途知返

在一大会议上,刘仁静极力反对西欧社会党的议会政策以及改良派思想。他的这些观点与另一位代表毛泽东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刘仁静在马列学院学习受到托派思想影响。抗战胜利后,刘仁静回到上海,进入特务刊物《和平与统一》担任主编,投靠国民党。1949年大陆解放,国民党败退台湾,刘仁静如梦方醒,离开国民党留在了上海。刘少奇同志亲自找刘仁静,对他进行了认真耐心地教育。刘仁静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1951年下半年,组织上安排他到人民出版社任编辑。直到退休。

包惠僧是陈独秀指派的,代表陈独秀参加会议,并负责向陈汇报会议情况的代表。包惠僧当初是武汉党组领导人。革命低潮时期,他回到上海。上海是白色恐怖,苦闷、灰心、失望跃上心头,加上在党内有张国焘的处处责难,他决定退出中国共产党。1944年夏,国民政府缩编时,包惠僧看透黑暗,加上终不得志,便自动申请遣散。获批准,携家眷到澳门谋生。1957年,包惠僧被任命为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从此之后,他就笔耕不止,写下大量历史回忆,最后结集《包惠僧回忆录》。

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背信弃义叛党投敌

陈公博是广州代表,是一大代表中最先脱党的。1946年4月5日,江苏高等法院审理陈公博。6月3日,将陈公博移往苏州狮子口江苏第三监狱,判处死刑。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声,陈公博罪恶的一生结束了,时年54岁……

周佛海是旅日代表。1921年11月初,周佛海返日,改入京都大学,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周佛海逐渐与共产主义背道而驰,并为生活所困而沉沦,与国民党右派分子沆瀣一气。1948年2月28日,周口鼻流血死于南京老虎桥监狱一囚室之中。

张国焘是北京代表,一大会议主持者,中途叛党。1938年初,张国焘只身投靠国民党,并面见蒋介石,决意叛党。张国焘叛党后,立即投奔到戴笠门下,从事反共活动。他在上海办过宣传反共的《创进》报。1949年,张逃往香港,同第三势力一起办起《中国之声》杂志。1966年,张国焘匆匆离开香港,移居加拿大。十几年后,客死他乡。

来源:《中华儿女·政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