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青白江区把产业功能区作为增长极和动力源,以项目为抓手,突出功能引领、项目支撑、机制保障、协同互补四个重点,以国际铁路港为核心,推动资源要素集成共享,增强对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组织和配置能力,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生态圈共同拓展全球资源、全球市场。依托国际铁路港枢纽功能,千方百计吸引适铁、适欧、适亚产业加速集聚成群,全力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增强细分领域话语权和城市功能显示度,建设更高质量的产业功能区,有效支撑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城市能级。
最新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名录中,青白江区有3个入选:
成都国际铁路港。打造国际供应链经济核心区。承载城市发展核心功能,加快构建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联运战略大通道,打造国际供应链经济核心区。
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打造全国先进材料创新发展高地和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将聚焦先进材料、碳中和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能力。
欧洲产业城。打造亚蓉欧适铁临港智造、供应链经济高地的使命,着力做强适铁适欧适亚特色,聚焦临港加工贸易、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泛欧泛亚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以枢纽为核心打造国际供应链经济核心区
青白江区成都国际铁路港已与上海、青岛等国内20个城市合作,国际班列境外城市已拓展至61个。建立起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
以贸易聚产业。近年来,青白江聚集了160余个、总投资超千亿元的项目入驻,为迈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外贸活力尽显。
青白江国际贸易产业园项目年内将正式投入运营。规划打造国际贸易和国际供应链企业集聚平台、“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国际贸易专业服务平台。计划汇聚国际贸易、国际供应链企业300家以上,引进国际贸易专业服务机构100家以上。
二、以功能为中心提升产业功能区能级
青白江区各产业功能区将围绕国际化做出特色亮点,充分发挥产业引领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将优化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构建先进要素聚集高地,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开放引领、场景赋能的产业生态。将以项目为抓手,围绕主攻方向,持续招大引强。牢固树立“场景营城”理念,补齐短板,加快构建高品质生活社区,加快建设生活共同体。
每个功能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思路明确,相辅相成,形成能进能出的竞相发展格局,增强企业在成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如位于欧洲产业城的成都天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风力发电轴承国内市场排名第一。实现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公司市场垄断。供应美国通用、德国西门子等公司,得到用户认可,为清洁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顶级解决方案。去年,风电轴承销售突破28亿元,出口超过一半。
三、冲刺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
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写进发展规划。碳中和产业生态圈,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清洁生产等产业,加快打造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多元应用场景,加强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形成完善的低碳经济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示范城市建设夯实产业支撑。
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已有碳中和重点企业29个,去年实现产值约282亿元。为了碳中和的“小目标”,将实施“三年攻坚行动”,推动64家落后产能企业调迁淘汰和产业梯度转移。
企业主动投入碳减排、碳中和相关技术创新之中,特别是围绕新能源材料、海洋用材、钒基新材料、高端钛材、特殊钢及特种合金等,开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推动绿色布局、优化流程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