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观察:江苏出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22条政策 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额全国“三连冠” 临港打造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日期:2021-05-07 22:55:02 来源:​金华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江苏省出台支持自贸区生物医药

产业创新发展22条政策措施

日前,江苏省自贸办、省发改委等17个部门出台了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发展的22条政策措施。

一、增强生物医药研发创新能力

(一)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物大分子药物产业创新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

(二)支持自贸试验区符合条件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并争取纳入省级试点。

(三)支持在自贸试验区设立高风险特殊物品风险评估中心(平台),创新评估模式,支持通过远程视频会商、属地评估、“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风险评估,提高评估效率。

(四)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组建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开展专利导航工作。

(五)支持自贸试验区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申报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

(六)支持自贸试验区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申报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及项目备案。

(七)鼓励和支持自贸试验区创新主体积极申报生物医药领域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八)支持在自贸试验区设立江苏临床试验创新联盟。探索建立与上海等地临床试验协作机制,打造生物医药临床资源合作战略联盟。

(九)探索在自贸试验区试点设立涉及人的区域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

(十)依托中国(江苏)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发明专利优先审查及专利快速预审、确权、维权和协同保护工作。

二、做强做优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

(十一)落实药品上市许可人和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加快发展合同研究组织(CRO)、生产外包服务(CMO)、定制研发生产(CDMO)等产业形态,支持自贸试验区从事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测试等外包服务企业申报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十二)支持自贸试验区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纳入省重大项目,项目用地纳入工业和生产性研发用地保障线范围。

(十三)研究自贸试验区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开展“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业务。

(十四)支持南京、苏州药品进口口岸申报进口生物制品通关备案和首次进口化学药品通关备案职能。支持连云港申报药品进口口岸。

(十五)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开设免税店。

(十六)指导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推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加快制订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

三、优化药品医疗器械采购使用政策

(十七)依托省药品阳光采购管理制度,鼓励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创新产品优先在我省申请挂网,优化挂网条件、简化挂网流程,及时为临床引入创新成果。

(十八)加快新上市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化应用,积极支持自贸试验区新上市药品申报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四、完善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十九)支持苏州片区试点开展生物医药工程副高级职称评审试点,探索开展生物医药国际职业资格和高级职称比照认定。

(二十)支持保险机构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人体临床试验责任保险、生物医药产品责任保险等定制化综合保险产品。

(二十一)支持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融资。

(二十二)支持自贸试验区为生物医药企业搭建专业信息数据服务平台。

(来源:苏州自由贸易试验区)


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总额

连续位居全国第一

今年一季度,成都高新综保区实现进出口总值1192亿元(不含双流园区),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605亿元,同比增长34%;进口587亿元,同比增长13%。成都高新综保区不具备港口优势,进出口总额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主导产业为高附加值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龙头企业产能持续释放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带动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外贸持续增长。

一季度,成都高新区151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实现产值933.1亿元,同比增长27.5%;工业增加值增长14.6%。戴尔(成都)有限公司进出口同比增长70%。

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生物医药园区排名位居第三。一季度,全区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其中53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70.8亿元,增长19.2%。

二、叠加贸易试验区核心区域优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作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域,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从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知识产权环境、生产生活环境四大方面,加快打造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先行标杆。

今年一季度,成都高新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5978户、同比增长84.3%。截至3月末,成都高新区市场主体存量达到240143户,同比增长21.9%。新登记注册资本50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211户,增长14.1%。新登记住所(经营场所)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有6033户,占全区73.4%。其中内资企业5960户、外商投资企业73户。

(来源:成都自贸试验区)


临港产业区打造

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4月28日,上海市举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授牌仪式,上海临港产业区等园区获“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铜牌,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获“上海市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铜牌。

当前,临港集团全面加快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建设,集聚优质服务机构,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专利申报、专利信息、保护维权、技术检测、技术交易、开发利用等专业化服务,加大力度培育具备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锐产品和服务品牌。

(来源:临港科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