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观察:中老铁路助力成都开拓南向国际铁路通道;亚蓉欧国家馆尼泊尔馆开馆; 浙川建国际中转大通道连接日韩与欧洲

朗读
中老铁路助力成都开拓南向国际铁路通道
5月13日,中(国)老(挝)昆(明)万(象)铁路国内玉溪至磨憨段长钢轨焊接全部完成,将根据铺轨现场需要及时运输供应,确保轨道铺设按期完成,为全线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中老铁路全长1000多公里,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是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装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通车后, 中老铁路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又一条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
中老铁路建成后,从成都国际铁路港最快3天左右可到达老挝万象、缅甸仰光、泰国曼谷等城市和地区,辐射东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往来与产能合作。
根据成都海关提供的数据,今年1-4月,东盟与美国、欧盟、中国台湾和韩国作为四川前5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值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2.3%。其中,东盟进出口483.2亿元,增长3.3%。四川对东盟主要出口商品为集成电路、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主要进口商品为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设备、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
在第三届“亚蓉欧”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洲际班列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老挝磨丁经济专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三方携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南向铁路联运通道,打造联通内陆、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开放物流通道,促进四川、老挝、缅甸经贸往来。
(来源:成都国际铁路港)
亚蓉欧国家馆尼泊尔馆开馆
继尼泊尔驻成都总领事馆开馆后,5月24日,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第26个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尼泊尔国家馆正式开馆。场馆富有特色的装潢和异域风情,令在场来宾仿佛步入尼泊尔,随处可见制作精良的手工艺品、能“唱歌”的颂钵、色彩鲜艳的围巾等。
据悉,成都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是国际友好城市,双方在投资、商贸、物流、文教旅等领域都开展了丰富的交流与合作。尼泊尔不仅是成都市民最喜爱的境外游目的地之一,更是成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项目合作的“桥头堡”。
亚蓉欧国家馆集群是成都国际铁路港为推动国际经贸与文化交流而打造的重要载体,目前已签约33个“一带一路”国家(商品)馆。
(来源:川观新闻)
浙川建国际中转大通道连接日韩与欧洲
5月19日,浙川签订《深化浙川东西部协作和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两省将在物流领域开展合作,推动构建连接日韩与欧洲的“蓉甬+蓉欧”国际中转大通道。
5月20日,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省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考察学习。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毛剑宏介绍,该模式可充分发挥宁波舟山港的大港优势和成都联通泛欧泛亚国际贸易通道的桥头堡优势,利用蓉甬海铁班列衔接“一带”与“一路”的桥梁作用,构建西南地区物流新模式、新通道、新业态,实现内陆沿海双向贯通、联动发展,让客户享受更低物流成本、更快通道服务。
目前,这条跨越亚欧大陆、联通日韩与欧洲的新国际大通道已在搭建中。
2020年12月,宁波舟山港集团与成都市携手,通过“蓉甬进口海铁班列”对接成都中欧班列,成功将日韩、长三角货物运输至波兰马拉舍维奇。截至今年4月,“蓉甬+蓉欧”进口海铁班列已累计开行4列,累计发送346标箱。4月26日,蓉甬出口班列正式开通,实现了蓉甬班列双向贯通。
(来源:成都自贸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