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177G/2021-04088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241号提案(242号并案)答复的函
市商务局
2021-08-13
主动公开

朗读
解决类别:A
金商务办提〔2021〕5号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
241号提案(242号并案)答复的函
冯委员、叶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会展业发展的建议》、《关于优化发展市本级会展经济的提案》收悉,感谢对金华会展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6月25日,经市商务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根据市政府总体工作安排,为促进我市会展经济培育发展,市商务局在邵国强副市长、陈志坚副秘书长亲自参与、部署和统筹协调下,多次开展全市会展业发展现状调研考察、系统梳理以及归纳总结,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整理,对促进全市会展业培育发展提出了初步意见和建议,初步形成了一个行动计划和一个扶持政策,从规划引领和政策扶持两方面全面部署了金华市会展业发展蓝图。
一、关于《金华市会展业三年行动计划》
2019年5月,为加快推进全市会展业融合发展,打造会展强市,我局着手编制《金华市会展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11月,根据邢市长“要把会展业作为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培育扩大都市发展新优势”重要批示精神,市政府多次召集协调会,对行动计划作了多次修改与完善。
一是明确了组织领导机构。拟定了全市会展业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区政府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在市商务局下设办公室,成员包括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文广旅游局、市体育局、市社发集团等5个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全市会展业培育发展。
二是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明确了2023年和2025年近期和远期工作目标,同时针对性地制定了“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品牌打造、硬件提升、信息共享、环境优化”等六大工程,细化部署了16项具体工作,明确了具体目标和责任单位。具体如下:
(一)会展品牌打造工程
1.做强经贸类品牌展会。支持义乌义博会、文化和旅游产品博览会和森博会,永康五金博览会、门博会,东阳木雕博览会,浦江晶博会,磐安药交会等展览活动,世界电商大会(义乌)、全球跨境电商大会(金义新区)、中非经贸论坛等会展。继续办好金华发展大会和县(市、区)发展大会,提升工科会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推动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转型。积极引进和培育会展项目,争取更多永久性会展项目落地金华。
2.做优行业类特色展会。培育做优农业类、消费类品牌展会。以金华市区为主平台,继续办好国际茶花大会、苗交会、华东农交会,推动汽车展、房交会、家博会、婚博会等消费类展览项目转型升级。
3.扩大节会类品牌影响力。大力挖掘全市各地文化、旅游、农业等特色资源,继续办好艾青诗歌节、施光南音乐节、黄大仙旅游文化节、武义温泉节,浦江书画节等节会活动,支持主办全国性和国际性体育赛事,成功举办中国·长三角国际体育休闲博览会,引入更多的市场化参与主体。
4.培育新兴会展项目。结合“8+N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的发展,积极推动细分行业的专业性会议(论坛)和展览项目的培育。举办数字娱乐产业博览会,引入电竞、动漫等会展,将会展与“互联网+”、“社交电商+”相结合,与餐饮、休闲、娱乐行业融合,大力发展新兴会展业态。
(二)产业融合联动工程
5.加强会展业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融合培育。定期举办智能门(锁)、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配件、电动(园林)工具、磁性及石墨烯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家居、保温杯等“8+N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产品专业展览,利用现有场馆和资源,力争每季举办一场细分行业的全国性专业论坛或专业展览,促进“8+N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培育壮大。
6.加强会展业与新技术+数字经济的融合培育。举办数字经济与娱乐产业博览会,推动IP、游戏、电竞、数字娱乐、动漫产业的创新和战略布局,打造全国数字体验之城和产业交易中心、积极探索O2O模式云会展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助力全市产业企业“云端”破局。
7.加强会展业与文化节会、旅游休闲、体育赛事、商贸物流、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的融合培育。积极发挥现有旅游资源优势,挖掘传统文化遗产,引导各类企业在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领域开发会展新业态,形成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三)会展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8.培育会展业领军企业。引进规模以上会展企业;整合现有会展资源,培育一批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较高、规模效益较好的组展企业和展馆运营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投资会展业,以品牌展会为依托,通过资产重组、上市经营、参股控股等多样化资本运作,鼓励收购、兼并展览项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会展集团。
9.扶持中小型会展企业发展。鼓励民营展览企业与展览场馆、商会、行业协会、酒店开展合作,支持会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发展。推动与国外展览组织的合作,鼓励中小会展企业开展同类题材展会的协作与联合,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10.组建市行业协会(联盟)。成立全市会展行业协会(联盟),整合会展资源,协同推进会展业发展。定期进行会展项目评估,开展企业资质认定,提高会展企业整体素质;倡导细分行业成立行业协会(联盟),组织协调行业会展活动的举办。
(四)会展硬件提升工程
11.构建产业会展集聚区。坚持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原则,在金华开发区湖海塘区块规划建设现代化标准展馆,完善商务配套设施,打造会展综合体,融合体育中心、新能源小镇,形成产业会展集聚区。支持义乌、永康、东阳、金义新区(金东区)等会展场馆智能化升级,打造与本地产业相适应的现代化会展中心。
12.打造文化会展集聚区。以燕尾洲-古子城区块的文化、科技场馆为依托,完善文化会展生态链,举办美术展、艺术展、特展、城市形象展、演艺和高端文化会议论坛。以横店现有产业为依托,打造具有影视特色的文化会展集聚区。
(五)会展信息化共享工程
13.大力推进会展业信息工程建设。鼓励会展企业进行信息共享,促进企业合作交流,延伸会展产业链,为会展机构和参展参会客商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推动展馆、交通、物流、住宿、餐饮、旅游、购物以及展览工程、主场服务、广告、礼仪等多行业、多层面服务信息的联网共享。适时开发覆盖全市的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对会展数据实时收集,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定制、智能导航、社交、移动电子商务、精准营销等多样化服务,提高服务业信息化水平,促进服务业资源整合。
(六)会展发展环境优化工程
14.加大政策扶持和基金引导力度。研究制定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加大对会展业的支持力度,激励会展业逐步做大做强。引导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专项子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会展项目。加强会展项目用地等要素保障。制定会展项目创新和服务推广计划,加大政府购买会展服务力度。
15.提升会展业规范化水平。加强会展市场监管,加大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信办展、绿色办展、规范服务、安全运营。鼓励会展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指导行业协会完善行业自律公约,提升行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16.提高办展办会便利化水平。贯彻落实《浙江省党政机关境内举办展会活动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党政机关办会办展程序。积极推进会展业“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办会办展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降低企业办会办展成本。
二、关于《金华市促进会展业发展十条措施》
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我局在充分借鉴北京、重庆、深圳、杭州等10个国内会展业强市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现状,初步制定了符合我市会展业发展十条政策措施,总体原则是力度高于对标城市,政策优于比照城市,以此吸引实力会展企业、会展项目落户我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鼓励培育引进会展业主体。参照我市2018年数字经济三免七减半政策及青岛会展政策,通过对新注册会展企业的综合贡献额奖励,对国内外知名展览机构、国际性组织、省级及以上行业协会(学会)在我市新设立法人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达到培育和引进会展企业的目的。
二是推动会展项目高质量发展。对国家级、全国性的学会等社会组织、机构举办的全国性专业论坛等,达到一定规模即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补助;对我市会展企业举办、对新引进大型国际专业展会、对在我市举办的规模以上展览等均按照一定条件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三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培育会展行业专家学者,鼓励高校开设会展专业;设立“会展师”职业资格,纳入本市项目制培训项目,鼓励培训机构开设会展示项目课程,按照《金华市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给予补助。
四是支持会展业信息化建设。鼓励会展场馆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积极推动智慧展馆建设的场馆运营方,按照信息化建设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对会展业信息化平台、宣传推广、人才培训、统计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按照项目建设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目前,《金华市会展业三年行动计划》已上报市政府,市政府研究后将会印发实施;《金华市促进会展业发展十条措施》已基本完成征求意见工作,目前正在进行30余部门意见的汇总及修改完善。下一步,我局将加快进度、倒排时间,以推动印发实施《金华市会展业三年行动计划》和《金华市促进会展业发展十条措施》为目标,通过规划实施和政策扶持,完善落实两位委员提出的建立统筹基础、建设会展场馆、打造会展品牌、培育引进人才等优秀建议,以此统筹全市会展资源,为金华会展业发展贡献力量。
再次感谢您对会展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杨海燕 联系电话:82469406
金华市商务局
2021年6月28日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