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177G/2021-04091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238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商务局
2021-08-13
主动公开

朗读
解决类别:A
金商务办提〔2021〕8号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
238号提案答复的函
庄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我市促消费稳增长的对策建议》收悉,6月25日,经市商务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现答复如下:
“十三五”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消费有所降温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等严峻考验,我市深入推进“电商换市”战略,稳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大力开展促消费稳增长活动,努力挖掘消费潜力,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消费指标保持平稳增长。但对标省内先进地区,我市消费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
一、“十三五”消费指标基本情况
(一)社零总量稳步扩大。近年来,国民经济水平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也水涨船高,消费水平随之进一步得以释放,最终促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提升。“十三五”末,金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12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4倍,年均增速6.4%,其中前四年年均增速为9.2%。我市社零总量占全省比重9.8%,列杭宁温之后居全省第四位。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出现下降,降幅为4.1%。“十三五”前两年,金华社零总额增速均在10%以上且高于全省,从2018年开始,随着汽车消费逐渐趋于饱和、油价反复波动等原因,我市社零增速明显回落,后三年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占GDP比重明显提升。“十三五”末,金华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81.72亿元,是“十二五”的1.6倍,占GDP比重由“十二五”的15.9%上升到“十三五”的18.7%,上升2.8个百分点。住宿业和餐饮业增加值111.46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7倍,占GDP比重由“十二五”的1.9%上升到“十三五”的2.4%,上升了0.5个百分点。
(三)网络消费位居前列。“十三五”末,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3591.2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7倍,总量位居全省第2位;跨境网络零售出口额474.3亿元,总量居全省首位,占全省的比重为46.4%。“十三五”末,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90.1亿件,是“十二五”末的9.3倍,快递业务累计量首次跃居全国第一。
二、存在问题和主要原因
(一)指标构成“头重脚轻”。以汽车、石油为代表的出行类消费一直是我市社零的主要权重。“十二五”以来,我市汽车石油零售额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就一直在60%以上,“十三五”期间占比一度达到了72%,远高于全省平均48%左右的占比。主要原因是我市从“十一五”开始,就把培育和发展汽车行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力扶持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此外,金华交通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汽车、石油等相关行业规模效应显著。
(二)限上社零“量小力微”。2020年,我市限额以上社零占全社会社零比重为25.3%,低于全省平均8.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11.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我市市场主体多、规模小,还存在为规避税收拆分企业的情况,从而导致限上企业总体数量偏少。
(三)电商平台“不‘计’其数”。目前金华入库的限上电商企业有123家,2020年零售额仅 50.9亿元,单位数和零售额分别占限上社零的比重为6.6%和7.7%。作为快递业务量全国第一的商贸流通大市,目前已统计入库的限上电商数据显然不能反映客观实际。主要原因是电商企业担心入库后税收等问题,入统意愿不强。另外,部分非独立注册法人的电商单位只是借用了金华电商平台资源,未将销售数据留在金华。
(四)居民收入“望尘莫及”。2020年,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580元,排名全省第九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17元,直接导致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较为落后。
三、促进消费对策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机遇,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稳定器作用,提升金华浙中消费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全力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努力争先创优,力争在2025年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0亿元,交出消费工作高分报表。
(一)开展商贸业入统专项行动。一是挖掘增量,细化摸排大中型商贸企业、专业市场大个体等目标对象,梳理销售额1000万以上批发企业、300万以上零售企业目录,精准锁定拟入库企业培育名单,“一企一策”做好企业新增入统服务。二是摸排存量,联合开展“三服务三走访”活动,指导重点限上入统企业、重点限下样本企业、潜在培育企业,帮助企业真正做到应统尽统。三是引进新变量,积极招引奥特莱斯、特斯拉、知名奢侈品等大型项目,用足用好《金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争取落地若干个大型商贸企业,力争消费数据权重结构有所改变。四是强化电商力量,持续推进电商入统试点,做好企业服务,鼓励更多电商企业以后台数据为依据申请入库。
(二)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一是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充分发挥我市电子商务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数字商贸新业态。大力发展社交电商网红经济,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开启“云逛街”“云购物”等新形式,繁荣居家“宅消费”。二是搭建网上销售平台,适应后疫情时代消费方式,推广“不见面”交易、“零接触”服务,培育壮大虾笨鲜生等本地生鲜电商平台。三是举办云购物节,组织开展“浙里来消费·金华云购物”浙中云购物节,利用抖音直播、浙中优选等平台,吸引本地及外地客流,多平台、多媒体打造云上消费新生活。四是开展新零售业务,鼓励重点线上龙头企业开展线下业务,推动传统商贸零售企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全面改造业务流程,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
(三)举办多样态促销活动。一是提振信心发消费券,2021年开展“悦低碳·悦出行”汽车消费券和“绿色消费·品质生活”家电消费券发放活动。采取“市域一体、市县联动”的方式,发放汽车消费券和家电消费券,重点支持1.6L排量以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售,支持绿色低能耗家电销售。全市计划发放消费券2亿元。二是联合机构出优惠,发动商业银行、中国银联、支付宝等单位投入优惠资金,推广二维码支付、无卡支付、手机闪付等移动支付服务,畅享各类优惠权益。在大型商贸综合体、重点商圈、老字号商户等场景开展“云闪付享优惠”满减、信用卡折扣满减活动,以优惠活动刺激市民消费。三是全市联动搞促销,各部门、企业、协会按照“日日有促销,月月有活动”原则制定活动方案,力争全年开展各类促销活动1000场以上。按照《关于组织实施“浙里来消费·欢购在浙中”活动的通知》要求,通过“欢购在浙中”这条贯穿全年的主线,借助“千场展会促消费”的声势,全面实施消费新政,掀起消费新热潮。
(四)建设浙中消费新地标。一是加快步行街提升改造,继续推进古子城省级高品质步行街改造试点,打造全市样板街区。深化13条市级高品质步行街改造提升创建,支持有条件的街区数字化改造升级和商业模式升级提档,提供全方位高品质服务。二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婺城区、义乌市夜间经济城市建设,打造10条特色鲜明、业态多元、靓丽美观的地标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培育餐饮消费、生活消费、观光消费等多形态夜间经济活动区,拓展“夜购、夜游、夜食、夜宿、夜健、夜娱”等消费主题。三是持续建设浙中消费中心。推进汽车营销中心、农产品流通中心、家装体验中心、老字号品牌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以集聚优质消费资源、建设新型消费商圈、推动消费融合创新为目标,打造具有更大影响力、更强吸引力的浙中购物中心新名片。
(五)拓展汽车消费新市场。一是举办汽车展销会,开展“浙中车有惠”系列活动,通过车博会、汽车展等方式,结合汽车装修、金融信贷、保险优惠等促销活动,提升汽车消费。二是开展以旧换新,组织实施全省汽车以旧换新让利促销活动,淘汰老旧汽车,销售我市车企生产的整车,通过财政补贴和车企让利促进新车消费。促进二手车流通,满足不同层次汽车消费需求。三是创新服务体验,拓展线上线下购车渠道,鼓励品牌汽车经销商提供网上看车、送车试驾、到店交付等服务。四是释放农村汽车消费潜力,通过汽车下乡等活动吸引农村消费者购车。五是组织成品油促销,联合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开展充值优惠、油品折扣、便利店促销等活动。
(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市级各部门发挥单位业务职能,进一步稳定就业形势,释放减税降费、普惠性金融等政策红利,改善个体经营户和小微企业经营性收入,稳定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时,加大民生保障支出,加快推进社保、医保、教育等制度改革步伐。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调整二次分配比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
再次感谢您对商务工作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郑攀 联系电话:82309330。
金华市商务局
2021年6月28日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