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10月27日上午,浙江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全省知识产权要情通报会,通报浙江省知识产权工作情况。省自贸办副主任、省商务厅副厅长胡真舫出席通报会,围绕浙江自贸试验区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举措答记者提问。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姚画 介绍浙江省知识产权工作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的实施意见》,省委将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纳入“1+5+n”共同富裕重大改革任务,省政府率先在全国设立首个全门类知识产权奖,并再次高规格召开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大会,省人大审议颁布《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格局。 知识产权激励创新更加强劲,规上工业企业新增授权发明专利同比增长32.6%。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持续增强,案件办案周期同比减少4至12天。知识产权价值效益加速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89.85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0.1%。知识产权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实施之江知识产权人才集聚行动计划。知识产权国际国内合作全面深化,处理省际间协作案件3万余件。知识产权数字化改革红利得到释放,高价值发明专利快速审查授权周期压缩到不超过70天。
记者问答环节 Q 自贸试验区是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高能级平台,区内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对知识产权战略要素运用、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提升有较强的需求,想请问一下自贸试验区目前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省自贸办副主任、省商务厅副厅长胡真舫: A 浙江自贸试验区2017年挂牌成立,2020年率先实现扩区,形成 “一区四片”发展格局,明确了“五大功能定位”发展。自贸试验区核心要务是制度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是保护创新发展动力,两者高度契合,创新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大局。在国务院《中国(浙江)扩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中就提出“要加大对专利、版权、企业商业秘密等权利及数据的保护力度”,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省自贸办针对《扩区方案》要求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建设。为适应扩区后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修订《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并经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今年5月1日施行。《条例》明确规定“自贸试验区应当完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通过区块链技术开展存证等业务”,夯实法治基础,优化营商环境。省自贸办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征集了各部门、各片区意见建议,着眼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痛点诉求,于今年6月27日联合省级八部门印发《知识产权助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若干意见》贯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产业全链条,制定开辟知识产权快速授权绿色通道、打造国际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优选地等具体措施。发布了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质押服务规程》省级团体标准,加快构建数据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知识产权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动重大试点与“数字自贸”融合发展。推动知识产权战略要素改革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落地了一批知识产权领域的重大改革试点和支持举措:获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支持的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并结合数字自贸试验区建设,利用“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平台,在舟山片区办理首件数据知识产权公证存证;在杭州片区落地了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在省市场监管局指导下,杭州片区试点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打通数据确权路径,推动数据转化运用,入选今年首批浙江自贸试验区最佳制度创新案例。今年以来,杭州片区完成知识产权存证838件,获得质押贷款2000万元,完成全省首单证券化项目,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成本较低的大额融资;转移转化高价值知识产权3894项,实现累计专利成交额14.2亿元。 三是依托重大平台建设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杭州片区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产业,强化知识产权质押、保险、证券创新,今年3月被评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并集聚一批知识产权服务型企事业和行政机构(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滨江区人民法院白马湖人民法庭、滨江区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为创新主体提供专利预审、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宁波等片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属地优势产业构建企业出海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供知识产权海外布局、维权等政策保障。舟山片区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重点企业库,为入库企业、高校研所等单位提供专利优先审查、快速预审绿色通道和业务培训等服务,提高专利预审备案通过率。义乌区块获批成为首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发挥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效能,集聚多方知识产权资源,完善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共治等渠道协同保护机制,切实提升纠纷处理速度和质量。形成以平台建设服务片区主导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新模式,推动优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合力打造浙江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来源:省市场监管局、省自贸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