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召开

日期:2022-09-30 15:32:04 来源:​金华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浙江自贸试验区迎来扩区两周年。9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第十场)。


发布实录

省自贸办副主任、省商务厅副厅长胡真舫作主发布。


大家好!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区两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举办新一期的自贸试验区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的关注、支持。两年来,我们践行“为国家试制度、为浙江谋发展、为企业营环境”的初心使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了一批制度集成创新,打造了十大标志性成果。

  • 今年1-7月,浙江自贸试验区以不到1/400的全省面积贡献了全省19.7%的外贸;

  • 1-8月,自贸试验区贡献了全省18.3%的外资,联动创新区贡献了全省28.9%的外贸、40.5%的外资,为浙江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贸力量”。

01

这两年,我们为全国制度型开放探索“新路径”,推动落地多项全国首创成果。扩区以来,我们探索形成了61项全国首创性成果,五年累计形成首创成果113项。这些成果是各片区结合自身功能定位,进行的差别化、特色化的有益探索。如,舟山片区承接了国家首次下放的保税燃料油经营审批权限,打造了全国保税油加注创新样板,跃居全球第五大加油港。宁波片区获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截至8月末,开展业务超3万笔、金额超117亿美元,领跑全国4个试点地区。杭州片区设立全省首个数据安全实验室。上线浙江数据国际交易平台和杭州国际数字交易平台,1-8月,省、市两级平台交易规模已突破8400万元。金义片区全国首创推出“市场采购+”系列融合创新,完善市场采购组货人管理制度,市场采购出口实现连续六年高增长。

02

这两年,我们为地方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全面推进五大功能定位建设。扩区后,我们形成了更为鲜明、更有特色、更加全面的产业发展路径。

  • 油气全产业链方面,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油气储运基地和石化基地,打造了全国第一大油气贸易港。

  • 新型国际贸易方面,获批全国首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1-8月,数字服务贸易额、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分别占全省的97.4%和64.7%。

  • 航运物流方面,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双“千万箱级”通过能力单体集装箱码头,萧山机场货邮吞吐量居全国第五。1-8月,自贸试验区所在地市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占全省的72.3%和86.2%。

  • 数字经济方面,出台全国首部数字经济发展地方性法规,以及全国首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的数字贸易政策文件。1-8月,数字贸易额达2351.9亿元,占全省的3/4。

  • 先进制造业方面,推动杭州数字安防、宁波新材料等7个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重点培育名单,居全国第三。

03

这两年,我们为企业发展打造国际一流“新环境”,纵深推进数字赋能贸易投资便利化。

    省级层面

推动省政府将32项省级管理事项权限下放至各片区,进一步推动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近期,我们还联合省财政厅印发了推动基金招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6方面政策举措,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浙江。

    片区层面

杭州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推进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开展国际职业资格认可工作,全力打造国际化人才生态。舟山片区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江海联运中心信息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有效提升大宗商品储运中转效率。宁波片区推动智慧口岸建设,实现转关货物全流程电子化放行,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金义片区创建全国首家小商品自由贸易管理服务平台,实现贸易全流程数据上链,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290万,累计服务在线交易超400亿元,有效提升了小商品贸易便利化程度。


下步,我们将深入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打造油气自贸区、数字自贸区、枢纽自贸区“三张金名片”,着力推进大宗商品自由贸易、数字贸易、小商品自由贸易“三个先行”,为浙江推进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两个先行”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在扩区两周年之际,我很高兴向大家宣布,明天,浙江自贸试验区展示中心将在萧山区块正式启用。活动现场,我们将上线浙江自贸试验区官方网站,以更多元、更鲜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自贸风采;同时,我们还将发布扩区两周年建设第三方评估报告,总结建设成效和亮点,梳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下一阶段的发展路径,期待大家的参与和对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持续关注。


问 答 环 节

Q  新华社提问:请问浙江自贸试验区在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方面推出了哪些措施?为企业带来了哪些红利?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扩区以来自贸试验区以改革促发展,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等不利因素,外贸总体稳中有进,外资大幅增长。今年1-7月,自贸试验区进出口额超5300亿元,对全省同期增量贡献率达22.6%。1-8月,实际使用外资超27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增速高于全省平均61个百分点,为浙江省的外贸进出口和出口增量居全国第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全国稳外贸作出了积极贡献。应当说,“稳”的基础更加夯实,“进”的动能持续显现。

1、多措并举稳外贸。我们紧盯企业关注度高、需求强烈事项,推动省级部门累计出台30余项政策文件,各片区出台50余项政策举措,为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和外贸外资保驾护航。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我们积极开展商务包机工作,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我们出台了全国首个《加快开通商务包机和定期航班实施意见》,率先实施商务包机和定期航班,实现航班机票线上一键预定。自今年6月开通香港—杭州定期航线以来,2个月内开通商务定期航线23条,商务包机22班次,累计服务商务人员超1300人次,达成订单(含意向)超10亿美元。此外,我们还聚焦企业出境参展难、外商来华看展难等问题,创新推出“临境式代参展”模式,提前将参展样品运至境外展会现场,参展企业可通过“线下实体展示+线上即时洽谈”形式远程参展,累计组织近900家外贸企业,参加36场境外知名专业性展会,成交金额(含意向)达4.7亿美元。

2、加大力度稳外资。我们推动获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合格境内外有限合伙人、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等试点,为引进外资厚植土壤,成功招引了采埃孚、松下、ABB等一批世界500强外资大项目落户,涉及高端汽配、智能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以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为例,依托政策赋能,北仑招引境外有限合伙人出资4亿元成立私募基金,带动上半年北仑实际利用外资超10亿美元,同比增长1倍。

3、积极有效促消费。我们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机制、管理改革等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消费影响力和辐射力。引进中石化全球能源贸易消费结算中心,促进区域能源贸易发展;创新“进口商品源头地”放心消费机制,助力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发展;推动进口日用消费品免证正面清单管理改革,提升消费者进口商品购买便利度;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杭州累计落地应用场景超24万个,居第三批试点城市前列,宁波在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开通数币支付功能,推广数币支付结算等,有效推动了消费升级。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抓好各项政策落实,全力打好项目招引攻坚战,着力打造高质量外贸外资集聚地。


Q  总台央广网提问:刚刚发布中提到,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扩区后打造形成了一些标志性的成果。能否请胡真舫副厅长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打造十大标志性成果”是省委袁家军书记在去年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大会上提出的要求,我介绍下现阶段的成果。

1、宁波舟山港“硬核”力量进一步增强。宁波舟山连续两年位居国际航运中心十强,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和第三;舟山港首次跃居全国油气吞吐量第一大港,跻身全球第五大加油港。

2、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油气储运基地,油品储存能力超4900万吨、LNG接收规模达1400万吨/年。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启动建设全国最大的LNG接收中心。

3、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全国最大、单体全球第二的浙石化二期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浙江自贸试验区炼油能力达到7500万吨/年,形成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4、自由贸易先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聚焦大宗商品自由贸易、数字贸易、小商品自由贸易“三个先行”,落地本外币合一账户、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等国家级试点,实现各类要素加速集聚、有序流动。

5、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全面建成。上期所战略入股浙油中心,发布全国首个低硫保税燃料油人民币价格指数,落地“产能预售+期货稳价订单”业务。1-7月,浙油中心累计实现贸易交易额超2500亿元,同比增长超四成。

6、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动成立国内首家数字贸易领域标准化工作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实施国内首个数字贸易团体标准,发布首个数字贸易指数。1-8月,数字贸易额占全省3/4。今年12月11日至14日,我们将举办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着力打造数字贸易领域的国家级展会。

7、全球数字变革策源地初见雏形。梯次培育数字经济优质企业15家,占全省近90%。率先开展数据知识产权改革试点,落地数据安全实验室,建立数据知识产权公共存证平台,浙江数据国际交易平台、杭州国际数字交易平台投入运行,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在前不久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浙江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一。

8、“义新欧”中欧班列迈上新台阶。创新经营模式,开辟首趟“义新欧+粮食”回程班列,首次实现了与“义乌-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整列中转”、“国际中转”。实现全省“干支结合”运营模式破题,温州开行支线班列21列,组货班列24列,台州组货班列实现首发。

9、数字人民币试点落地。杭州、宁波、金华等6城市纳入试点地区,数量居全国第一。在杭州亚运会、义乌小商品城、共同富裕、数字政府、数智生活等场景实现应用。7月末,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1349万个,交易金额超56亿元。

10、海外仓全球布局体系初步形成。海外智慧物流平台上线融资功能,海外仓入驻面积占全国1/4,覆盖全球47个国家、近9万家企业,为跨境电商出口发挥了重要新基建作用。

应该说,这十项成果目前还只是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效。接下去,我们会继续向改革要红利,向开放要发展,继续擦亮浙江自贸试验区的三张“金名片”(油气、数字和枢纽自贸区),充分发挥四个片区以及全省自贸联动创新区的协同发展作用,围绕中央赋予我们的五大定位,迭代升级十大标志性成果,以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浙江对外开放新局面。

供稿:省自贸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