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个案例成功入选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

日期:2024-01-26 16:46:00 来源:​金华市商务局 作者:​金义自贸办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近日,商务部集中发布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供各地在相关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工作中借鉴推广。其中,浙江自贸试验区提供的“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集成创新”案例入选。

国家层面已累计推广84项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对于各地推进高水平开放、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本次发布的第五批23项“最佳实践案例”重点聚焦贸易便利化、政府职能转变、要素资源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四个领域。

浙江自贸试验区本次入选的案例主要瞄准“贸易便利化”领域,是在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层面的集成创新。

一起来看看吧~

1.png

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依托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展的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红利,一次性推出“综合集成式”改革,涵盖9项资本项目、4项经常项目改革措施和2项风险防控措施,实现企业外汇使用和汇兑便利有序。


一、主要做法


正向激励,合规银行更自主,诚信企业更便利

经常项目试点采用“企业申请—银行推荐”的准入机制。宁波片区指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优化业务流程,做到贸易信息流、交易资金流等可追溯,从而符合试点准入条件。实施主体分级管理,以银行尽职调查评估结果为重要参考,分类施策,确保优质企业享受最高水平便利举措,形成区内区外示范引领效应。

需求导向,积极回应经营主体创新诉求

推动高水平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覆盖跨境电商、保税维修、新型离岸贸易等新型贸易业态,预留政策适用空间,确保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能够适用便利化举措。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委托境外加工贸易,帮助企业提升配置境内外资源能力,服务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转型升级。目前,宁波14家企业开展财务回流型、总部经济型等委托境外加工业务。

配套信息,金融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依托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搭建高水平试点模块,协调各部门综合采集企业生产经营、进出口、纳税等信息,在企业授权前提下,为银行展业和了解客户提供全景展示,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银行服务经营主体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二  实践效果


资金收付更便利,实现跨境结算“分钟办”

支持试点银行对诚信优质企业优化单证审核,企业跨境资金结算效率提升50%以上。以离岸贸易为例,政策实施前后单笔业务办理时间由最长2个工作日转变为不到10 分钟。截至2023年12月,宁波片区“免审单”业务规模达357.15亿美元,惠及优质企业312家。

降本增效促转型,培育开放经济“向心力”

试点以来,区内制造业企业充分利用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主动培育区域总部经济,推动生产经营降本增效,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转型升级。

疏堵并举优环境,部分境外业务持续回流

始终坚持“真实合规”的要求,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推动了增便利、促开放,吸引优质企业集聚宁波片区。宁波片区新型离岸贸易业务量占宁波全市近七成,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出口等新型贸易量全国领先。

截至目前,浙江共有6个案例入选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其余5个分别是:实施竣工“测验合一”改革试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海洋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海上枫桥”海上综合治理与服务创新试点、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境通关全流程无纸化。这些案例和经验反映了近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立足战略定位和特色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制度创新上取得的最新成果。

来源:省自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