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8007/2024-00168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446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商务局
2024-06-14
主动公开

朗读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446号提案答复的函
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金华市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2023年纳入试点的生活圈共6个:多湖万江、东孝滨江、苏孟湖海塘、三江三路口、江南南苑、汤溪仙舟,涉及14个社区。2023年底经过问卷调查、项目评价环节万江、湖海塘、三路口、南苑等四个生活圈业态齐全、功能完善、规范有序按照商务部《试点地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分型评价表》的标准,评价为“品质型”生活圈,其余2个生活圈评价为“提升型”生活圈。
二、工作进展
(一)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在新一轮《金华市区商业网点规划》中融入便民生活圈试点要求,合理配置商贸、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和托幼等服务场景,系统谋划设计合理优化社区商业布局。统筹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未来社区和15分钟品质文化圈创建工作。2023年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个,全市到2025年每年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少于6个。通过出台《金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从财政、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的建设和运营。
(二)问需于民,完善社区业态。依据《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及《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GB/T37915-2019)等标准。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形成《金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项目库》,共梳理社区设施短板221个。针对群众呼声较大的业态,开展了补短板专项行动,试点区域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生鲜超市(菜店)、早餐店、家政服务、维修点、药店、快递综合服务点、养老站点、托育站点等业态不断完善。一是不断织密生活必需品终端网点。针对一些试点生活圈中临近菜市场较少的情况,鼓励引导金华市本土品牌零售企业,开设终端生鲜网点,预计到2024年底建设完成20个终端生鲜网点,2023年已完成13个网点建设,已基本满足居民十五分钟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二是社区商业智慧化程度显著提升。结合智慧商圈、智慧商场建设,对生活圈内商业开展了智能化改造,提供现场交互、无接触交易、智能结算等服务。联合“爱金华”城市大脑,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整合商户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互动。目前已完成消费地图功能点建设,将常规兴趣点分为34个大类(持续丰富中),完成市本级地图点位相关数据归集6万余个。三是“老有所养”水平持续提高。2023年全市建成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3131家,加强养老服务用房保障,在全省率先出台并落实《金华市区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的建设、移交与管理暂行办法》,试点生活圈基本实现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全覆盖。多湖万江生活圈、东孝滨江生活圈全面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形成“一卡五类九场景”(一张“爱心卡”、五类服务对象、九大应用场景)养老服务体系。四是“幼有善育”保障不断加强。全市已建有托位2.8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3.93个。在村(社区)建成“多功能”“多协作”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180家。修订印发了《金华市区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试点生活圈已基本完成儿童托育服务建设,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获得养育照护指导。五是生活圈文化阵地不断夯实。金华市区已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圈”272个,基本覆盖6个试点生活圈。制定《金华市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促提升”攻坚行动方案》,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体系,覆盖率达100%,市县乡三级文化设施覆盖达标率达100%。
(三)政策引导,优化服务保障。从政策层面入手,强化服务保障,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便民生活圈建设,保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的连贯性与可持续性。2023年制定的《金华市关于推动商贸流通业提质扩容的若干意见》中“国家级、省级商贸流通试点主体,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条款,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进的原则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实施消费环境提优行动。以消费专班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促消费环境的通知》,放宽临时外摆场地、业态、时间等限制条件,允许临街店铺在划定区域内开展外摆经营活动。优化审批服务、创新服务举措,简化营销活动报批流程。
三、下步工作
(一)加快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加快发展满足社区居民休闲、健康、托育、社交、娱乐、购物等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更高层次消费需求的品质提升类业态。结合全市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城乡10分钟阅读圈”“10分钟健身圈”,满足居民高品质便民文化、便民健身、便民休闲娱乐需求。
(二)搭建智慧便民平台。依托城市大脑,利用“前端千企千面,后端技术共享”的前台以及中台技术实现方式,为水果店、家政服务店、母婴店、小超市、餐饮店、修理店、服装店等各行业的小店加入云平台,帮助便民服务主体打通C端用户的营销推广工作,打造本地便民服务生态圈。
(三)深化经营主体便利化行动。持续深化金华“无证明城市”和企业(个体工商户)开办“零见面”,针对便民服务主体经营实际,从准入到退出全周期经营活动事项,进一步优流程、缩时限。
(四)持续强化宣传推广。充分利用网站、报刊、电台等传统平台,积极运用新兴社交媒体平台,报道宣传便民生活圈试点工作政策和工作成果。设置群众意见和建议留言平台,激发群众建言献策热情,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凝聚工作合力。
金华市商务局
2024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