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在先秦时代,中国古人就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周礼》道:“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郑玄注释道:“行道曰粮,谓糒也;止居曰食,谓米也。”在当代,粮食始终关乎人民和国家的生存,其与民族国家及其诸构成要素存在着密切联系。在总体国家安全中,粮食安全发挥着首要的基础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多次指出,“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可见,粮食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中是被定位为“头等”“第一位”的基础安全领域。
一、粮食安全在经济安全中的定位
粮食是人类的首要生活资料,粮食生产是人类的第一劳动,是文明得以产生发展的原产业。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生物能量来源,一直以来都历史性地深度参与到全社会的各产业中。随着人类社会的复杂结构化演进,粮食与国家兴衰密不可分,关涉到“国之大事”的各领域。人类的社会规范“礼”的繁体字“禮”,就是人们将穗盛于豆这种容器上祭祀丰收的象征。现代社会中,粮食作为基础原料广泛参与到第一产业的其他领域。粮食安全亦广泛影响工业制造业各领域。早期制造业多以粮食加工业为主,如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酿酒、调料等,以粮食为原材料的制造业至今仍是现代工业制造业中的重要行业。在服务业中,粮食是商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行业中还有粮食大类的大宗商品现货期货等重要领域。在国家管理层面,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作为判断通货膨胀的首要指标,是判断国家经济稳定的重要参考,影响着国家货币政策的抉择。在国际层面,粮食现货贸易、期货交易以及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变动影响着法币币值和汇率变动,它们都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
一般理论下粮食安全对经济的影响,在中国表现为更为特殊的状况。这种状况就是,中国长期是世界人口大国,而中国耕地面积受地理条件限制难以大幅增长,就这决定了中国粮食安全长期处于紧平衡的基本现实。目前,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进口额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额居世界第五位。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我国当年进口粮食约为1.58亿吨。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二、粮食安全在社会安全中的定位
粮食安全亦是社会安定的基础。粮食安全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社会中的具体个人、家庭和各类群体上,而且会对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产生系统结构性影响,进而对社会秩序、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科学研究等社会安全诸多领域产生影响。
粮食安全是具体到个人和各层次群体生存能量的保证,更是身体健康的保证。在多种食物中,粮食能够为人们提供必要的营养,是人体生长、劳动、康复和抵抗各类疾病的重要能量来源。在更高层次上来讲,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粮食安全对社会中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当饥饿降临,人体无法获得足够营养时,食物匮乏引发的负面情绪会抑制人们精神向更高层次发展。社会大众对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异常敏感,粮食价格剧烈上涨将触发广大低收入阶层的不满情绪,粮食价格的剧烈下降又会严重引发粮食生产者的不满情绪,由此引发社会动荡、危及社会安全。
在中国人口和粮食之间处在长期“紧平衡”的条件下,为了保证社会安全,粮食安全在社会领域也要体现为特定形式的“紧平衡”。具体到每个人、每个集体,都应传承节约粮食、健康饮食的美德,促进形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牢固持久的全社会粮食安全意识,建设并形成节约珍爱粮食的社会文化,是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途径。
三、粮食安全在国家政治安全中的定位
从粮食安全角度而言,作为基本经济要素,粮食通过间接影响经济安全进而影响国家政治安全。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粮食安全问题,如部分人多地少的阿拉伯国家、部分非洲国家以及部分丧失粮食主权的南美国家等,这些国家因粮食匮乏引发政治动荡乃至政权更迭屡见不鲜。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在自己的耕地上从事种植等活动,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这一基本经济权利是长期保证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增长,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政治安全的水平。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王朝的兴衰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当粮食生产不断增长时,王朝就稳定繁荣统一,相反则出现乱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放在国家发展重中之重的地位。近些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为农业农村发展制定纲领性政策文件,坚定不移地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吃得饱的历史性难题。这表明,粮食安全不仅受到自然因素影响,粮食生产本身也是影响政治安全的直接因素,反过来政治因素也有力地积极参与到维持粮食安全的全过程。
洪范八政,食为首政。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土地所有制制度、粮食流通体制等以及政府为粮食经济发展提供的系统服务等,都是由国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在党政体制中,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这在我国整个权责体系中都是很罕见的。
粮食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础,与生态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相互影响。粮食安全也是社会安全的基础,粮食通过影响人们的生存生活影响社会发展。粮食安全不仅可以通过影响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间接影响政治安全,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直接威胁政治稳定。
毫无疑问,在我国总体安全体系中,粮食安全处于核心基石的地位。没有粮食安全的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都会遭到严重冲击。粮食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命门”。为了实现总体国家安全,必须罩住粮食安全的“命门”。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高鹏程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