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4月7日,“义新欧塔什干集散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正式揭牌。浙江中欧班列境外枢纽布局继德国杜伊斯堡、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之后再落关键一子,标志着亚欧大陆物流服务网络进一步织密,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新启用的塔什干集散中心位于城市外环线旁,距市中心及主要火车站约20公里,占地面积4.57公顷,配备 6000平方米保税仓库、1200米铁路专用线及自营卡车车队,总投资900万美元。其核心功能覆盖集装箱堆存、铁路联运、保税仓储及“一站式”清关,不仅承接乌兹别克斯坦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分拨,更作为中亚中转枢纽,辐射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国家,形成“双向集散、多国联动”的物流格局。
作为浙江中欧班列“走出去”的重要支撑,金华(义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今年1月正式获批。2月6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在金义片区高规格部署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同日一列满载 100 标箱汽车配件、日用百货的“义新欧”班列驶向塔什干,拉开中亚物流网络深化布局的序幕。
2013年,首趟“义乌—阿拉木图”中欧班列的汽笛声响,打通了义乌直达中亚的国际铁路通道。十余年间,浙江中欧班列从初期的“小商品专列”发展为承载多元贸易的“钢铁桥梁”:2024年义乌对中亚五国进出口额达96亿元,同比增长37.2%;中欧班列(义乌-中亚五国)常态化开行以来,运输商品从日用百货拓展至机械设备、汽车配件、大宗原材料等200余种品类。
在义乌铁路口岸,集装箱发运从2016年每两三天一票报关,到如今日均十余票、40至60个集装箱发运,中亚市场的“带货清单”持续扩容。回程班列将钾肥、棉纱、铝锭等资源型产品带回中国,形成了“去程满载商品、返程带回原材料”的双向循环。
今年2月开行的“义乌—塔什干”国际快速班列,则以技术创新实现跨境物流“加速度”:通过中哈铁路运单系统数字化对接,运行时间从10至12天压缩至6至8天,用户可实时追踪货物轨迹;整列换装、保税清关等流程优化,将企业发货周期缩短30%以上。
2025年一季度,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开行771列,同比增长4.05%。接下来,义新欧塔什干集散中心将与德国杜伊斯堡集散中心、阿拉木图集散中心进一步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浙江中欧班列供应链生态体系和运营能力,推动中欧班列提升在海外市场中的价值和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