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重点平台——义乌保税物流中心(B型)5月份单月一线进口额达24.8亿元,同比增长149.7%,创下单月历史新高。1-5月,该中心累计实现一线进口额69.07亿元,同比增长49.2%,已提前完成半年度目标。这一强劲增长,是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充分发挥开放平台功能、持续优化跨境贸易生态的生动体现。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招大引强成果丰硕
依托金义片区的政策与区位优势,义乌保税物流中心近年来精准锚定高附加值产品(如药品、燕窝、机械设备)及大宗商品(如有色金属、炭黑),深入开展招大引强。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新引进企业8家,预计年进口货值超10亿元。目前中心已集聚进口企业50余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0余家。1-5月,大宗商品进口货值达35亿元,占比过半。
创新模式激发动能,“港区联动”深化发展
作为金义片区的重要功能区块,义乌保税物流中心积极推动业态创新与联动。创新开展“义新欧+B保”模式,有效衔接“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中欧班列回程货物的重要集散地。1-5月,该模式实现进口额12亿元,同比增长20%,并新增铝锭、炭黑等进口品类(其中炭黑进口货值超4300万元,较去年全年增长105%)。同时,依托“义乌—马尼拉”国际货运航线,探索“航空口岸+B保”联动发展。
服务效能持续提升,优化跨境贸易环境
义乌保税物流中心积极组织企业参与上海进博会、义乌进口商品展等平台拓展市场;提升“保税+RCEP”服务水平,协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强化通关保障,实行“7×24小时”服务,累计为600余辆货车提供夜间服务,确保货物“零延时”入区;并出台吊箱费优惠、租金季付等政策,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接下来,义乌保税物流中心将持续招强引优,做大做精产品业务,深化“义新欧+B保”联动发展,优化进口转口全流程服务,发挥好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作用,为金义片区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注入强劲动能。